便秘新解:肠道菌群的秘密
便秘新解:肠道菌群的秘密
最新研究表明,便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速大脑衰老。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知名期刊Neurology发表论文,揭示了排便频率与认知功能之间的惊人联系。
便秘与认知功能下降的惊人联系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哈佛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研究,涉及12696名女性受试者和113145名男性及女性受试者。研究发现,与每日排便一次的人相比,每三天或更长时间才排便的受试者认知功能明显更差,相当于衰老3.0岁。特别是在学习和工作记忆方面,认知能力恶化相当于衰老7.1岁。
研究还发现,排便频率与肠道微生物群存在显著关联。研究人员在515名受试者中探索了肠道微生物在排便频率和认知功能之间的作用,发现19种与排便频率显著相关的微生物,15种与认知功能显著相关的微生物。其中,瘤状球菌、柠檬酸梭菌和厌氧杆菌与排便频率和认知功能均显著相关。
肠道菌群:便秘的关键因素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对健康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相关疾病等。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生态系统平衡和影响人体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市场上的“通便”产品真的有效吗?
面对便秘困扰,许多人选择购买市面上宣称能“清宿便”“通肠道”的产品,如含有大量活性益生菌的酸奶或西梅汁。然而,这些产品真的有效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光指出,正常人体在健康状态下并不需要特别补充益生菌,仅在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不适症状时,可以适量补充益生菌进行调节。过量补充益生菌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
西梅汁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大量饮用也会导致腹泻。西梅含有大量纤维素,可以吸收肠腔内的水分,增大粪便的容积,刺激肠蠕动加快。同时,西梅在体内会合成山梨糖醇,具有调节肠道菌群、软化粪便的作用。但短时间内饮用大量温度过低的西梅汁也会刺激肠道,加速肠道蠕动,从而导致腹泻。
科学改善便秘的方法
那么,正确的改善便秘方法是什么呢?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合理饮食:补充膳食纤维是目前公认有效、安全的功能性便秘的首选治疗方法。高纤维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柑橘等,富含纤维的蔬菜如西蓝花、芹菜、韭菜、金针菇、南瓜等,以及粗粮如藜麦、燕麦、全麦面包等,都能帮助改善便秘。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至少1.5L—2L,能增加粪便中的含水量,使粪便松软,排出更容易。
适量运动:慢跑、游泳、跳绳等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如清晨或餐后2小时,建立生物钟。不要抑制便意,且排便时要保持注意力集中,减少外界因素干扰,将排便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适当参加运动。保持心情愉快也很重要,因为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会影响肠道功能。
结语
肠道健康与我们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便秘,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能延缓认知功能下降。记住,不要盲目相信市面上的“通便”产品,而是应该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入手,建立健康的肠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