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避免导尿管引发医院感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避免导尿管引发医院感染?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40549
2.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4543
3.
https://www.sciconf.cn/cn/module-new-detail2307/2307?news_id=53238
4.
https://roddayeye.pixnet.net/blog/post/325785090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8/16/43425371_1139679249.shtml
6.
https://rs.yiigle.com/cmaid/1523491
7.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15/6005004123010222.shtm
8.
https://m.youlai.cn/yyk/hnote/74C4E5mYTBJ.html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CAUTI)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据统计,约80%的尿路感染与导尿管有关。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每增加一天留置时间,感染率就增加5%。因此,如何避免导尿管引发的医院感染,成为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01

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导尿操作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导尿操作。对于所有患者,都应该尽量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例如,对于能够合作且没有尿滞留或膀胱出口梗阻的男性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阴茎套导尿管)作为替代方案。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间歇性导尿通常优于持续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瘘。

0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材质

研究表明,使用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涂的尿管能有效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降低菌尿的发生率。对于间歇性导尿的患者,建议首选亲水性超滑导尿管。而对于有频繁梗阻风险的患者,硅胶材料的导尿管因其较低的感染风险而成为更优选择。

规范的置管操作

留置导尿必须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熟练掌握无菌插管技术和无菌导尿技术。在置管前后以及任何导尿相关操作过程中,都必须保持双手的清洁度。此外,选择合适尺寸的导尿管也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应选择与引流效果相匹配的最小孔径导尿管,以减少对膀胱颈及尿道的损伤。

03

置管后的护理要点

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

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管后,必须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如果发生无菌原则被违背、引流装置断开或尿液漏出等情况,需要立即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导尿管及引流装置。使用已连接好的、密封的导尿管进行导尿,避免不必要的断开和重新连接。

维持尿流通畅

保持导尿管及引流管的通畅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应避免导尿管及引流管扭曲,确保集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逆流。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排空集尿袋中的尿液,排放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尿袋开放活塞接触未灭菌的集尿容器。

日常护理

每天对尿道口、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管表面进行清洁,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后,可采用5ml J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尿道口周围皮肤、黏膜,以及导尿管体外段自尿道口往下6cm范围及3个导尿装置接口处,每日2次。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内冲洗的目的,并协助更换卧位。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每周进行尿常规检查。患者离床活动时,导尿管及集尿袋应妥善安置。搬运时需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操作后及时打开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定期评估留置必要性

责任护士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对于手术患者,具有留置导尿适应症时(除了因其他适应症需要持续导尿的情况),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尽早拔除导尿管。

04

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

采集尿液标本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如果只需要少量的标本行尿液检测(如尿常规、尿培养),应在使用消毒剂清洁导尿管接头后,用去针头的注射器从导尿管接头处抽吸尿液。如需大量尿液标本,则从尿袋中抽取。如果怀疑尿路感染,尿液标本的取得时机应在抗感染治疗之前。长期导尿患者建议在新置导尿管后采集尿液标本。

05

结语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需要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严格掌握适应症、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术后护理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同时,医疗机构应持续改进相关预防控制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