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南湖公园:从“工业疮疤”到5A级景区的生态蝶变
唐山南湖公园:从“工业疮疤”到5A级景区的生态蝶变
唐山南湖公园,曾是城市的一块“伤疤”。这里曾是采煤塌陷区,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是唐山市最大的环境治理难题。然而,经过数十年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这片曾经的“工业疮疤”已经蜕变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唐山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南大坑”到城市绿肺
南湖公园的前身被称为“南大坑”,是开滦煤矿百余年持续开采形成的采煤塌陷区,平均高度较市区低约20米。这里不仅有采煤带来的地质破坏,还成为了城市垃圾的集中倾倒地,形成了十几座垃圾山,最高的甚至达到50多米。
唐山市痛下决心,启动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整个治理过程分为四个关键步骤:
截污治水:首先堵住所有排污口,埋设5300多米的污水管网,将沉降坑的污水引至污水处理厂。同时建设污水沉淀池,实现污水的分级沉淀,并利用香蒲、芦苇等植物进行自然过滤。
湖面整治:在完成水体净化后,将原有的污水坑打通,形成一个整体的大湖面。为了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特意在湖的深水处和中心区设置鱼类和水鸟的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
景观建设:在湖面上修建湖心岛、游船码头、荷花池等景观设施。特别是在荷花浦区域,通过修建木栈道,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荷花,增加了拍照和游览的趣味性。
海绵化改造:2023年底,景区完成了84万平方米的海绵化改造。通过铺设砾石层和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南湖公园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海绵”,年雨水资源化利用量达48万立方米。
园区特色景点
经过生态修复,南湖公园如今已成为一个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当属凤凰台和荷花浦。
凤凰台:这是南湖公园的标志性景观,也是生态修复工程的杰作。通过覆盖防渗层、填充土壤等措施,将原来的垃圾山改造成了一个可供游览的观景台。为了确保安全,还设置了沼气排放井,对产生的废气进行科学处理。如今的凤凰台绿树成荫,成为游客登高远眺、欣赏园区全景的绝佳地点。
荷花浦:每年夏季,这里的荷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通过修建木栈道,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荷花,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湖面上不时有水鸟掠过,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夜游南湖:灯火里的繁华
南湖公园的夜景同样令人难忘。特别是春节期间举办的灯会,已成为唐山市的一大特色活动。2025年,南湖灯会以“灯影凝华中国年”为主题,分为“年味中国”、“奇迹中国”和“神话中国”三大板块,每个板块都独具特色,又相互呼应。
“年味中国”板块以非遗剪纸为元素,打造了300米长的“奋进唐山”主题灯组,丹凤迎春、福气年兽等灯组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奇迹中国”板块则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科技智慧,墨印传奇、纸传华章等灯组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神话中国”板块则将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以灯组的形式呈现,大气磅礴,令人震撼。
除了静态的灯组,园区内还有丰富的动态演出。纸鸢舞、鱼灯舞、织布舞、记里鼓车舞、兵马俑舞、荧光舞狮、京剧秀、粤剧、抛绣球等演出在各个点位循环上演,让游客目不暇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象森林馆”,馆内上千只彩色蝴蝶环绕,还有活的卡皮巴拉、松鼠、金刚鹦鹉等小动物,让人心生欢喜。
南湖公园的夜景不仅吸引了本地市民,更成为了周边城市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据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南湖公园接待游客量位居全国热门新春灯会庙会首位,成为唐山市夜游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
唐山南湖公园的成功转型,不仅是生态修复的典范,更是一个城市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生动写照。从“南大坑”到5A级景区,从“垃圾山”到“城市绿肺”,南湖公园见证了唐山市的生态蝶变,也成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