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肖银春:熬夜后的身体调养全攻略
中医专家肖银春:熬夜后的身体调养全攻略
“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如疲劳、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烦躁易怒、失眠等。”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肖银春如是说。
面对熬夜带来的身体困扰,很多人开始寻求中医调理的方法。肖银春副主任医师从中医角度为我们详细解析了熬夜后的身体调养之道。
熬夜究竟伤了哪里?
从中医角度来看,熬夜最容易损伤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首当其冲的是肝胆系统。肝脏在晚上11时到次日凌晨3时起到藏血、解毒作用,这个时间段熬夜会耗伤肝血,久之损伤肝气,疏泄失调。长期熬夜,肝脏血养不足,致使受损的肝脏不仅难以修复反而加剧恶化,肝脏解毒功能也因此受损。发展下去,就会出现皮肤粗糙,容易出现疲劳、倦怠,常感口苦咽干、火气大等症状。
其次是脾胃功能。熬夜导致肝血失充,肝气犯胃则脾胃运化失司,胃气上逆则作呕;熬夜的人经常吃夜宵,易导致肝胃失和,脾失健运,食难运化,造成不思饮食、食欲变差等现象。
此外,熬夜还会消耗心气。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白天辛苦工作,晚上要靠阴血来滋养补充,需要休息。熬夜使得心脏日夜不休,心脏若得不到休养,最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疾病。
如何通过中药调理?
肖银春副主任医师推荐了几类常用的中药:
- 对于气血不足者,可使用具有益气养血功效的中药,如黄芪、党参、当归等,以补充气血,改善气血亏虚带来的疲劳、头晕等症状。
- 对于肝肾阴虚者,可采用熟地、山药、枸杞等滋补肝肾的中药,缓解熬夜引起的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表现。
- 对于心脾两虚者,运用归脾汤等方剂,包含白术、茯神、黄芪等中药,起到养心健脾、改善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的作用。
- 具有宁心安神作用的中药,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 配合具有清肝泻火作用的中药,如龙胆草、黄芩等,对熬夜后出现的烦躁、易怒等情绪,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日常作息如何调整?
除了中药调理,调整日常作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早起:中医认为,晚睡+晚起=双杀阳气。太晚起床会抑制阳气,人会感觉昏沉。哪怕熬夜后,也要趁着胃经当令之时(早上7时至9时),吃上一顿正经的早餐,然后再去睡觉也不迟。
睡午觉: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这个时候补觉,既养心又养阳,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常梳头:熬夜后如果第二天出现头昏脑涨等现象,可以用木梳多梳梳头,或用手指按摩头皮,通过按摩头部,能刺激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改善不舒服的感觉。
饮食调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饮食方面,肖银春副主任医师建议:
- 多吃些补益气血的食物,如太子参、桑葚子、枸杞等;
- 脾胃不好的人,需要先调脾胃,吃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小米、薏米等;
- 多吃些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可缓解视觉疲劳。
穴位按摩可以辅助改善吗?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罗琎推荐了几个重要穴位:
-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两寸处,按压可缓解心悸、心痛;
- 极泉穴:位于腋窝中央顶点,按压能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 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平第四肋间处,按压可调畅气机,辅助治疗心慌、胸闷。
有哪些食疗方案?
肖银春副主任医师还推荐了几种有助于改善睡眠的食物:
- 大枣:能补脾益气、养血安神,心脾两虚不寐之人宜服食。
- 银耳:有滋阴生津,益气和血、补脑润肺作用,适宜阴虚火旺失眠者服食。银耳与百合、冰糖一同炖食或煎服。
- 灵芝:有养心气、补肾气、益精气的滋养强壮作用,还具镇静镇痛效果。心脾两虚失眠,或是阴虚火旺不寐者,皆宜服用。
- 百合:清心安神,适宜神经官能症及神经衰弱、睡眠不宁、易惊易醒者服用。生百合60~90克,蜂蜜1~2匙,拌和蒸熟,临睡前服食。
- 莲子心:善清心火,适宜内热偏重、心火独旺、心烦不寐者服用。莲子心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 桑葚:补肝肾、滋阴血。可用鲜桑葚50~100克,水适量煎服。
- 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适宜阴虚火旺、虚烦不寐者服用。煮汤、泡茶、煮小米粥均可。
最后,肖银春副主任医师提醒,中药调理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合理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