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蛟龙行动》:一部被市场埋没的重工业佳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蛟龙行动》:一部被市场埋没的重工业佳作

引用
新浪网
1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2-06/doc-ineinwip4554954.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5170508_121924583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7A074BO00
4.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2-02/doc-ineiccsy5946209.shtml
5.
https://www.sohu.com/a/854992345_122066681
6.
https://36kr.com/p/2787099476067463
7.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9A06QSK00
8.
http://www.shz.gov.cn/govxxgk/056/2024-08-16/11d5611f-4142-4add-abc6-c35679cf9b70.html
9.
https://www.fhyanbao.com/article/G09XS3SV
10.
https://www.gz.gov.cn/zwgk/fggw/sfbgtwj/content/post_9573861.html
11.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02/detail-ineiatax8519494.d.html?vt=4&pos=108

2025年春节档,一部投资10亿元的重工业大片《蛟龙行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部由博纳影业主投主控的电影,虽然拥有过硬的制作质量和强大的演员阵容,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获得6.7%的排片占比,首日票房更是不到3%。这部寄托着中国电影工业希望的作品,正面临着被市场埋没的危机。

01

十亿投资,五年筹备:《蛟龙行动》的雄心与挑战

《蛟龙行动》是《红海行动》的续作,但其制作规模和难度都远超前作。为了打造这部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片方几乎倾尽全力:

  • 总投资达到10亿元,是《红海行动》的5倍
  • 1:1打造了一艘长达120米的“龙鲸号”潜艇,仅此一项就耗资8000万元
  • 为了模拟深海环境,剧组专门挖了一个18米深的水库
  • 所有潜艇内部细节全部真实还原,每个按钮和控制杆都可以实际操作

这样的制作规模,在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甚至表示:“未来5年内,都不会有这么大制作的电影,包括今天的好莱坞也没有这样的一个制作成本去做这样一部超级大片。”

02

市场困境:排片占比仅6.7%

然而,这样一部斥巨资打造的电影,却在春节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据统计,截至2月5日:

  • 《蛟龙行动》的排片占比仅为6.7%
  • 黄金场次占比更低至4.2%
  • 累计票房仅3亿元左右
  • 预测最终票房可能仅为3.7亿元

相比之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排片占比高达30%,票房已突破50亿元,预计最终将超过80亿元。这种巨大的差距,不禁让人质疑:为什么一部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影,反而获得了最少的市场回报?

03

口碑与争议:观众眼中的《蛟龙行动》

尽管遭遇市场冷遇,《蛟龙行动》的观众反馈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支持者认为:

  • 这是一部“爽”到极致的军事动作片,深海作战的紧张感和刺激感无与伦比
  • 作为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具有重要的科普价值
  • 战斗场面和特效制作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 黄轩饰演的新队长孟闯展现了出色的领导力和魅力

但也有一些观众提出了批评:

  • 文戏过多,影响了整体观感
  • 部分剧情安排不够合理,如张涵予的口琴戏份
  • 镜头晃动过于频繁,影响观影体验
04

重工业电影与中国电影的未来

《蛟龙行动》的遭遇,折射出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正如于冬所说:“如果中国电影每年有十部这种体量的大片,电影才不会被观众抛弃。”然而,现实却是:

  • 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比2023年减少了124亿元
  • 观影人次减少了2亿多
  • 短剧总产值超过500亿元,远超电影票房

这些数据表明,观众正在逐渐流失。而要吸引观众回归影院,重工业电影是关键。它不仅能提供独特的视听体验,更能展现国家的电影制作实力,提升文化自信。

《蛟龙行动》的困境,不仅是博纳影业的困境,更是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困境。如果这样一部诚意满满的电影都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未来谁还敢投资大制作?谁还会去拍摄反映国家实力的军事题材作品?

05

结语:给电影一个机会,给产业一个未来

我们期待影院能给予《蛟龙行动》更多的排片机会,让这部用心之作有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不仅是为了博纳影业,更是为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只有让优质电影获得应有的回报,才能激励更多人投身电影创作,推动中国电影产业不断进步。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这是一部属于人民海军的电影,更是一部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电影。”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作品,能够最终获得应有的认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