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感冒」全球研究揭示流感病毒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差异及传播特点
「流感≠感冒」全球研究揭示流感病毒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差异及传播特点
流感不仅仅是普通感冒,它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尤其对老人、小孩和有基础病的人群构成威胁。最新研究表明,流感病毒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并通过特定的神经免疫通路影响身体。这些发现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防控流感提供了重要参考。
流感的严重性与年龄差异
2023年发表在《开放论坛传染病》杂志上的一项全球研究,揭示了流感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产生的不同影响。这项由全球流感医院监测网络(GIHSN)进行的研究,覆盖了18个国家,分析了2018-2019年流感季节期间超过16,000名住院患者的数据。
研究发现,流感并发症、症状表现以及最终死亡率存在显著的年龄相关差异:
症状表现:发热和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但其流行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相反,呼吸急促在年轻成人中不常见,但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
并发症:5岁以下儿童通常没有潜在疾病,而老年人则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负担较高。低收入地区的地点显示出更高的感染性并发症(HIV、结核病)流行率。
病毒毒株分布:A/H1N1pdm09在年轻人群中更为普遍,而A/H3N2则更常见于老年人群。B型流感病毒则主要在最年轻和最年长的群体中检测到。
死亡率和重症监护室入住:患有糖尿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老年人死亡和重症监护室入住的几率显著增加。流感疫苗接种与降低风险相关。
图注:2018/2019流感季节实验室确诊流感病例中,死亡或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这一复合严重结局的逻辑回归模型中的优势比(圆圈)及其相应的95%置信区间(水平线段)
流感引起虚弱感的神经机制
2023年,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新的感官通路,解释了流感患者感到虚弱的原因。这条通路通过特定的神经元群体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并向大脑发送信号,引发疾病反应。
研究团队首先确认了PGE2及其与EP3受体相互作用在疾病中的作用。他们发现,给予布洛芬或阿司匹林能够显著缓解症状并提高生存率。进一步实验显示,只有阻断EP3受体才能复制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的效果。
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和各种Cre驱动品系进行的实验,研究人员确定了一个表达Gabra1基因的舌咽神经元亚群是关键参与者。在这些表达Gabra1的NP9神经元中敲除EP3受体,同样使小鼠的疾病症状显著减少,效果类似于布洛芬治疗。
图注:罕见的转录组定义的感觉神经元介导流感反应
流感病毒的传播特点
2024年发表在PNAS Nexus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流感病毒脱落和症状表现的动力学特征。美国CDC的研究人员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进行了一项多季节的家庭传播研究,纳入了至少有一名成员经实验室确诊为流感感染的家庭。
研究发现:
年龄差异:5岁以下儿童的病毒脱落峰值显著更高,脱落持续时间更长,ILI症状评分也更高,表明年幼儿童可能是更重要的传播源。
症状前脱落:大多数人(63人)在症状出现前脱落的病毒量不到总量的10%,这意味着虽然存在症状前脱落,但它在总体病毒脱落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隔离后脱落:隔离后的剩余传播潜力高度依赖于对脱落病毒传染性的假设。
疫苗的作用:疫苗接种可能改变了症状的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
图注:PGE2(前列腺素E2)通过舌咽感觉神经元发挥作用
防控建议
综合上述研究,流感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尤其对老人、小孩和有基础病的人群构成威胁。不同年龄段感染流感后的症状、并发症以及病毒类型各有差异,这进一步凸显了及时就医诊断的重要性。
对于个人而言,应注意个人卫生、接种流感疫苗、定期开窗通风、科学认知流感。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
本文原文来自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