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真的能预防感冒吗?这份科学补充指南请收好
维生素C真的能预防感冒吗?这份科学补充指南请收好
随着冬季的到来,很多人开始关注如何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维生素C作为广为人知的营养素,常常被当作增强免疫力的“万能药”。但是,维生素C真的能预防感冒吗?我们应该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C?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维生素C的作用机制
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影响免疫功能:
- 促进白细胞活化:维生素C能够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帮助身体更快地清除病原体。
- 增加抗体产生:维生素C可以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提高机体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
- 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维生素C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 减少自由基损伤:作为抗氧化剂,维生素C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虽然维生素C对免疫系统有诸多益处,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它并不能预防感冒。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日补充200毫克维生素C能使成人的感冒时间缩短8%,儿童感冒时间则能缩短14%。2023年12月发表的最新meta分析显示,每天补充1克及以上维生素C,能使普通感冒的严重程度显著降低15%,并明显缩短严重症状的持续时间。
特殊人群的补充需求
在国内开展的《维生素C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综述研究报告》显示,低维生素C水平可能使人体免疫受损,并且可能与感染性疾病发生、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存在相关性,推荐低维生素C水平人群适当补充维生素C。以下8类人群特别需要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
病中病后的人:在疾病状态下,由于要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体内的维生素C消耗量通常会增加。据报道,感冒时白细胞中的维生素C水平减半,而不少严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维生素C水平无法被检测出或者非常低。
缺铁性贫血的人:植物性食物中的三价铁没办法被人体直接吸收,维生素C可以将其转化为能直接吸收的二价铁。补足维生素C对改善缺铁性贫血很重要,尤其是素食人群,更要重视维生素C补充。
骨质疏松的人:维生素C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限制骨吸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高膳食维生素C摄入组相比低摄入组骨密度更高,骨折发生风险更低。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胎儿发育和婴儿哺乳的额外需要,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易缺乏维生素C。如果妈妈膳食缺乏维生素C,乳汁中的维生素C含量也会下降。推荐孕中晚期每天摄入维生素C 115毫克,哺乳期每天摄入150毫克。
压力大的人: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导致身体对维生素C的消耗增大,还会让身体分泌出压力激素皮质醇。皮质醇浓度过高,会令人产生莫名焦虑、紧张、易怒等负面情绪。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降低皮质醇浓度,缓解负面情绪。
吸烟的人:吸烟时人体自由基、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增多,会增加维生素C的损耗。长期大量吸烟者容易出现维生素C吸收障碍,加剧体内维生素C缺乏。
运动量大的人:高强度运动会导致维生素C消耗增加,运动时流汗,也会流失部分维生素C。
饮食不规律的人:很多人三餐时间不固定、经常吃外卖,导致果蔬摄入不足。
科学补充维生素C
推荐摄入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指导,普通成年人维生素C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毫克,每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毫克。但当我们的身体因感染等疾病而处于应激状态时,日常的推荐摄入量可能就没办法支持免疫系统了。因此在感染期间需要通过额外增加维生素C的补充剂量,以补偿增加的炎症反应和代谢需求、纠正低维生素C水平。例如在流感等特殊时期,可暂时将每日摄入量增加到200毫克。
食物来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良好膳食来源。例如,西印度樱桃、芭乐、橘子、柠檬、柳丁、奇异果、草莓、荔枝、香椿、花椰菜、山苦瓜和菠菜等都富含维生素C。但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C在烹饪过程中容易流失,因此建议采用生食或短时间快炒的方式。
补充剂选择:虽然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良好膳食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越多越好。原因有二:
- 过多摄入蔬菜水果势必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量,进而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食物种类摄入单一的结果。
- 维生素C是烹调蔬菜时最“娇气”的维生素,反复冲洗、切菜太碎、榨汁、炖煮都会导致它大量流失。
很多人生病时也没啥胃口,就很难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适量选择保健食品类维生素C补充剂来辅助补充,以满足身体的维生素C需求。
- 注意事项:
- 维生素C不能与茶、咖啡等饮品同时服用,会加速其排出体外。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的人需要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选择专为她们设计的维生素C补充剂,以确保安全和适宜的剂量。
结语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它能够增强免疫力,缩短感冒持续时间,减轻症状严重程度。然而,它并不能预防感冒,也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我们还需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和减少压力。在补充维生素C时,应遵循科学的建议,既不要盲目补充,也不要忽视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