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博物馆:一座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殿堂
枣庄市博物馆:一座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殿堂
枣庄市博物馆位于市中区枣矿集团新中兴公司内,依托新中兴公司办公楼建成,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24年,枣庄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枣庄市重要的文化地标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博物馆的建立源于对枣庄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枣庄市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最初以中兴文史馆的形式对外开放,主要展示枣庄煤田的开发历史和中兴公司的企业文化。2007年,为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博物馆增设党建工运馆,系统展示枣庄矿区的革命历史和党建发展历程。经过近20年的发展,枣庄市博物馆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博物馆分为中兴文史馆和党建工运馆两个展馆。中兴文史馆于2005年6月建成,主要内容包括枣庄煤田的自由开采、国人创办的中兴公司、中兴历史人物、中兴公司股份制管理、近现代采煤技术工艺、中兴文化和中兴精神等。党建工运馆于2007年7月1日建成,馆内收藏照片260张、实物200余件,分五个篇章,即早期枣庄党组织建设、工人运动、铁道游击队、解放战争、辉煌的枣庄煤矿,展示了枣庄矿区革命战争和党建发展史。
博物馆的建筑布局体现了现代与历史的完美结合。主体建筑采用现代化设计,配备了先进的展示设施和安全保护系统。馆内设有多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根据展品特点进行了精心设计,既保证了文物的安全,又能让观众获得最佳的观赏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建设了综合文物库房,包括青铜、金属、纸质文物等现代化文物库房9个,实现了藏品科学分类存放,分库保存。库房建设有独立的视频监控、智能环境监控系统,气体消防系统和温湿度调控设备,可集中实时展示各类库房环境数据,实现了第一时间预警,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枣庄市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地,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310天以上,2023年举办特色展览23个,开展免费公益讲解700余场,服务观众达到50余万人次。博物馆还打造了“课桌上的博物馆”“我们的节日”等教育品牌,通过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和社教项目,让历史文化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也培养了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枣庄市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令人期待。博物馆将继续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能力,将枣庄市博物馆建设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名片”,在助推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上发挥更大更新的推动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