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冠军彭秋萍校园分享:用拼搏精神点亮学子追梦路
残奥冠军彭秋萍校园分享:用拼搏精神点亮学子追梦路
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由彭秋萍、袁伟译、蒋裕燕、郭金城组成的中国队,在男女混合4x50米自由泳接力20分项目决赛中,以2分14秒98的成绩成功卫冕,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枚金牌不仅是彭秋萍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残奥代表团在本届赛事中的重要收获。
彭秋萍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位来自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的姑娘,4岁时因神经性萎缩症导致双腿残疾,从此只能依靠拐杖行走。然而,身体的缺陷并没有阻挡她追求梦想的脚步。2010年,16岁的彭秋萍被当地残联推荐参加广西第七届残运会,一举夺得女子50米、100米自由泳两枚金牌和50米仰泳银牌,展现出非凡的游泳天赋。
在随后的运动生涯中,彭秋萍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启蒙教练潘科回忆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帮助她克服对水的恐惧。由于身体的限制,适应水中环境对她来说格外艰难。”但彭秋萍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一步步提升训练难度。她曾表示:“水是最好的止痛药。在水里我就像是鱼儿,能自由地游啊游!”
近日,这位残奥冠军回到家乡,走进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二小学,与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拼搏故事。在宣讲会上,彭秋萍详细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学生到奥运冠军的蜕变历程。她坦诚地分享了训练中的艰辛:“每节课要游四、五千米,常常累得恶心、呕吐,都不想吃饭了,一躺下就能睡着。”但她从未放弃,始终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就能取得非凡成就”。
彭秋萍的分享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学生刘馨颜表示:“听了秋萍姐姐的演讲后,了解到她成为奥运冠军的艰辛历程,我要学习她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放弃的精神,今后一定要向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奋力拼搏,努力战胜一切困难。”
互动环节中,彭秋萍耐心解答了学生们的问题,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她鼓励大家:“成功需要日积月累,每天坚持一点,用心做到属于自己的极致,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学校还特别聘请彭秋萍为校外辅导员,学生代表向她赠送了剪纸社团制作的精美纪念品。
罗城二小负责人表示,这次励志宣讲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残奥冠军的风采,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启迪。彭秋萍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即使面对身体的局限,只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持续努力,就能逐步接近目标,实现人生的价值。她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在场的学生,也必将影响更多人,成为他们追求梦想道路上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