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旅游渐入佳境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旅游渐入佳境
彩旗飞扬,长鼓飞舞,牛角嘟嘟,瑶寨汉村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
美丽的千年瑶寨。资料图片
瑶族人民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连南瑶族自治县成立六十周年。
辉煌一甲子,连南换新姿。在举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之际,连南瑶族自治县迎来了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现在的连南,彩旗飞扬,长鼓飞舞,牛角嘟嘟,瑶寨汉村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这一节日到来。
对于山区县的连南来说,近年来,连南坚持紧扣构建“以民族特色旅游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柱,以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生态林业、旅游绿色工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目标,按照建设“绿色产业强县、瑶族文化圣地、休闲品质之城”三个定位,积极推进连南特色产业体系建设,民族旅游渐入佳境。
百里瑶山辉煌巨变
在连南县境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16日成立连南县人民政府;1953年1月25日,连南瑶族自治县宣告成立。现全县辖7个镇71个村居委会共17万人,县城设在三江镇。
自治县成立60年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指导、亲切关怀和大力扶持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通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连南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喜人巨变。
据统计,2011年连南全县生产总值比1953年增长715倍,工业总产值比1953年增长1066倍,农业总产值比1953年增长98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收入比1961年增长71倍,农民人均年收入比1963年增长75倍。一串串醒目的数字,象征着一个个丰硕的果实,也凝聚着一滴滴辛勤的汗珠。
特别是近年来,新一届连南县委、县政府班子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百业兴旺、蓬勃发展的新景象。
2012年连南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县,实现基础教育历史性跨越。2010年实施由财政补贴的全民医保制度,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平均寿命达71岁;城镇化发展日新月异,县城面积扩展7倍多,2011年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2012年全县通车里程达798.4公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解决农村饮水难题,农村群众基本用上干净自来水;森林覆盖率79.3%,2011年被授予“省林业生态县”称号。
瑶族文化舞向世界
连南是世界唯一的排瑶聚居地,瑶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瑶族特色保存完整,民族风情浓郁。
已是隆冬时节,粤北地区已出现霜雪,但连南县应邀参加澳大利亚悉尼2013年中国春节大巡游活动的数十名演员却在排演厅里挥汗如雨,他们将组成一个瑶族长鼓舞方队,在不久的蛇年春节期间向国际友人展现美丽连南的民族风情魅力。
这是连南继2011年7月赴保加利亚参加索非亚国际艺术节文化交流,2012年春节到法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后,再次出国献演,势必在国际舞台掀起一股“瑶族歌舞”热潮。
六十一甲子。流水的时间发酵了世界名曲故乡的魅力,依托“境内山光水色美如画卷、瑶族风情独特奇异”,连南陶醉了万千海内外游人。经过挖掘、传承和推介,瑶族文化已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字名片,连南瑶族“长鼓舞”、“耍歌堂”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评“中国瑶族刺绣艺术之乡”称号。特别是瑶族歌舞先后登上央视、进入世博、走进亚运、走出国门表演,成为我省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大亮点。
瑶族文化的发展,推动了连南民族风情旅游业的繁荣。该县至今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增强了瑶族文化的品牌效应,2011年连南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0%,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95%。
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国家旅游局为连南组织编制了《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启动了涡水盘古王谷生态文化度假区的规划和瑶山商业步行街、广东瑶族文化大酒店、圣陶湾温泉度假酒店、瑶族舞曲实景演出等旅游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超过10亿元。未来几年,连南可望成为广东最有特色、产业配套最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生态崛起幸福连南
60年的砥砺前行、薪火相传,一个生态资源优势凸显、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壮大、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雏形初现、工商企业迅速崛起、社会繁荣稳定、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升、人民安居乐业的新连南正展现在世人面前,往昔一穷二白的百里瑶山已蜕变成今日粤北山区的一颗闪亮明珠。
长风万里卷方展,瑶乡儿女气正豪。展望未来宏图,连南县委书记雷玉春认为,连南作为生态发展的核心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今后将按照清远市“桥头堡”战略的要求,将连南打造成生态崛起的中心地、有机高效农业先行地、民族文化和休闲养生旅游的目的地、扶贫开发和社会和谐的示范地,实现“特色立县、生态崛起”。
积极推进“生态示范镇”和“生态示范村”建设,确保全县“林地不减,农民增收”,努力保持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其次,进一步擦亮“省林业生态县”名片,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崛起”。
发展“少而精、少而优”的有机高效特色农业,努力将连南打造成为有机高效农业的先行地。一方面,进一步推广和扩大“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农业生产模式,为群众构建稳定的增收渠道。此外,瞄准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消费市场,大力开展农产品的宣传营销,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不断提升连南农产品的价位,增加农民收入。
在加强新型城乡建设上,倡导城乡景区化的建设理念,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彰显特色为原则,把民族元素更多地融入城乡建设当中,彰显连南的建筑个性,提升连南景区化城乡建设的水平,探索连南新型城乡的发展道路。
围绕旅游旺县目标,把旅游业作为科学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来抓、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努力把连南打造成民族文化和休闲养生旅游的目的地。变后发为先发,大力推进各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变原始为时尚,大力推介连南的民族文化旅游;变落后为前卫,大力推介原生态休闲养生旅游;变腐朽为神奇,打造独具连南特色的瑶家乐旅游。
《瑶族舞曲》引领清远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拉咪咪拉来多希来多希来嗦咪”,婉约的旋律伴随着轻盈的舞姿拉开了为期3天的连南瑶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暨第五届中国瑶族文化艺术节的帷幕。梦幻般的舞台设计,美伦美奂的灯光和音乐让现场所有的人深深陶醉。心随曲动,浓情热烈的舞蹈驱散了2013年1月9日冬夜的凛冽寒意,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里瑶山的盎然春意之中。
2004年,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阳朔山水剧场首次推出。这场被国际旅游组织官员喻为“在地球任何地方买张机票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的实景演出一经推出,迅速引爆了全国的旅游市场,当时略处低谷的桂林旅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迅速蹿红。相当一段时间内,凡到桂林旅游的人不再仅在漓江游江寻渔,而是目的明确地前往阳朔,直到享受完这场精神大餐才意犹未尽地打道回府。有人说,是张艺谋赋予了桂林山水以灵魂;有人说,是电影《刘三姐》的山歌唱响了漓江两岸。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是人,是那些将美好的生活用艺术的形式演绎出来的人。
前两年,时任连南县委书记的崔建军就开始探讨《瑶族舞曲》实景演出的设址。这些年印象类的实景演出在全国各地已有了不少的案例。据说,有成功的也有票房收入一般。可以肯定地说,各地有表演的地方基本多是人满为患,价格不低且感觉良好,哪怕是与广东人不怎么搭得上边的东北二人转赵本山《刘老根大剧院》,二三百元一张门票经常还订不上。这也说明《瑶族舞曲》实景演出确实有其可预见的成功前景。
首先是人的因素,这里既有欣赏的人和创作的人,更有长期从事演出的人。连南是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和全国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一样随时能歌,随处可舞。歌舞是他们最擅长的表演方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耍歌堂等大型节庆活动不难看出,即使表演需要千人以上也不愁没有演员。从地理位置上分析,连南地处清连旅游走廊的必经要道,既是三连一阳的核心部位,也是粤湘桂环三省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环节,十年内将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人次呈不断上升态势,不愁没有看表演的人。我们从这次六十周年大庆的现场可以明显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尤其是对具有悠久而独特排瑶历史的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各种支持,这些支持既有针对性的扶贫项目,更有各种具造血功能的实用工程,如1月10日新开馆的中国(广东)瑶族博物馆。《瑶族舞曲》大型实景表演在百里瑶山的推出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必要条件。
打造《瑶族舞曲》大型实景表演,将使大瑶山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旅游文化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扎根于连南百里瑶山大地上的结合,比一些人造主题公园和嘉年华更具生命力,更可以长久拉动山区旅游经济。《瑶族舞曲》是品牌号召力,它将成为清远南融北拓进程中的一张靓丽名片;《瑶族舞曲》是营销生产力,它将为清远后花园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无尽的绿色GDP。《瑶族舞曲》既是艺术作品也是产业运作,它将把瑶族千年的文化艺术延续到永恒,它将为瑶族人民的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收入。
每次进入连南,我们都容易感动。不仅仅是因为瑶族人民的善良与热情,不仅仅是因为喝上了甘醇的水酒,更因为雷玉春书记、郑远平县长、房婧婧部长和邓海锋局长等一大批立足瑶山,唱着瑶山建设版《瑶族舞曲》的人们,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使百里瑶山正与时代同步,是他们的努力使瑶族的文化和历史基因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传承。期待着旅游文化版的《瑶族舞曲》实景表演早日通过创意、立项、投资、论证直到演出、推广,并为清远旅游再写新的组曲,新的篇章。祝福连南!祝福清远!
(作者系清远市新里程旅行社总经理、任你点旅游网站顾问)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津 赵强 摄影(除署名外):梁素雅
■连南美景逐一数
●三排瑶寨
三排瑶寨是一个集中反映排瑶族源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居住建筑、服饰特色、民间歌舞、体育娱乐等民族风情最为丰富、最为全面的旅游景区。
从县城出发,驱车盘山而上,沿路绿树成荫、山景如画,不时还能见到穿着传统民族服装的瑶胞在赶路。三排瑶寨建在一个高坡上,一排接一排的房屋依山势逐级而上。寨内有小礼堂,瑶胞会为到来的客人表演瑶族歌舞。寨中还有一个长达2米多的腰形长鼓,鼓声非常洪亮。
瑶寨的对面是一个大山谷,谷中群峰突兀,尤如千军万马,面对山谷时有站在司令台上点兵阅将的感觉,所以这个景点的名称叫“万山朝王”。这里有可供游客参观的瑶族传统蒸酿酒坊,游客可品尝到浓香的瑶族米酒,有民间工艺品制作工场,有古朴别致的民居--吊脚楼,有凌空高挂、宛如蛛网纵横交错的瑶族“自来水管”--竹排水管,有古老的土法榨油场——榨油坊,有色彩斑斓的瑶族服饰,精巧的瑶族妇女刺绣等。
●油岭
油岭新村距离连南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16公里,为“万山朝王”的王中之王。这里的瑶排建筑、民族风情、民间艺术、溶岩山貌都值得一看。
这里的古排风光保留完整,山岩熔洞通天入地、奇峰异彩各显雄姿,民俗民风古怪离奇,其中耍歌堂、长鼓舞等民间艺术多姿多彩,名扬四海。油岭新村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不过让摄影发烧友更感兴趣的是油岭老排,在油岭新村后面的山坡上,相距6—7公里盘山简易公路。如果沿小路上山,大约4公里要走一个来小时,而简易公路路况差,小车不大好走。
油岭老排的瑶胞生活还处于半原生态,村子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山寨里没有一条正经的道路,都是石块垒起来的陡峭弯曲小路,曲曲折折通往各家各户。村子里有一个小学,是香港人捐建的,只有1—4年级,5年级就要到山下油岭新村上了。油岭这种半原生态“原汁原味”的瑶寨,可以拍摄到不错的人文摄影作品。
●南岗瑶寨
位于连南县城20公里的南岗镇,它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瑶寨。寨中街道横直有序,民居古朴整齐,整个寨子的格局十分完美,因而有“大哥排”、“首领排”之称。寨旁的千顷梯田由山脚向山脊层层延伸,景象动人。这里一向是摄影爱好者和画家们采风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