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宿新玩法:预制菜让年味更“香”
春节民宿新玩法:预制菜让年味更“香”
随着春节临近,全国各地的乡村民宿迎来了一波预订热潮。在泰山脚下,民宿预订量已超五成;在三亚吉阳区,春节期间乡村民宿更是接待了7.28万人次,创收近两千万元。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乡村民宿正成为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一匹黑马。
在浙江花都的茶塘村,一场由预制菜引发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进行。这个拥有120座明清建筑的古村落,如今已转型成为预制菜产业高地。村里的五金加工厂房被逐步征迁,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建设的茶塘预制菜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已完成947亩土地供给,引进了椰林海鲜码头、美团、领航食品等一批知名企业,计划总投资达20亿元。
预制菜的引入,不仅优化了民宿的餐饮服务,也提升了游客的入住体验。在一些民宿,游客只需提前预约,就能享受到由专业厨师团队精心准备的年夜饭套餐。这些套餐往往采用预制菜的形式,既保证了菜品的新鲜度和口感,又大大缩短了烹饪时间,让游客有更多时间享受度假时光。
这种模式得到了游客的广泛好评。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道:“民宿提供的预制菜年夜饭,不仅味道好,还省去了自己动手的麻烦,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享受家庭聚会的乐趣。”另一位游客则表示:“民宿的预制菜套餐价格合理,比自己买菜做饭划算多了,关键是味道一点不差。”
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对预制菜产业园项目用地补贴最高500元/亩,山东省对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挂牌的企业最高给予200万元奖补。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预制菜与乡村民宿的结合,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泰安,民宿的兴起带动了村民就业,有的村民从事民宿服务工作,有的投身土特产生产,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在茶塘村,预制菜产业园的建设预计能为村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进一步做大村民的“钱袋子”。
这种创新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多方的共同努力。民宿经营者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特色餐饮吸引游客;预制菜企业则通过标准化生产,确保了菜品的质量和供应;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则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这种多方共赢的模式,不仅推动了乡村民宿的转型升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春节的临近,这种“民宿+预制菜”的模式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对于游客来说,这种模式提供了更加便捷、实惠的住宿和餐饮选择;对于民宿经营者来说,预制菜的引入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而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这种模式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模式将在更多地方得到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