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旅消费“开年红”:500余场活动展现江南水乡独特魅力
绍兴文旅消费“开年红”:500余场活动展现江南水乡独特魅力
2025年,我们迎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漫步在绍兴的街头巷尾,处处是节日的欢聚、团圆的喜悦,景区排起长龙,新春市集人潮涌动,新场景新玩法出圈出彩,老民俗与潮文化交融共生,一个个热潮涌动的场景映出绍兴文旅消费的“开年红”。
感受景区的非遗年味、去文博馆里过大年、走进影院看“开年好戏”……这个春节,在8天“加长版假期”的加持下,绍兴“年味游”以极具地域特色的仪式、习俗、技艺等营造出浓浓年味,让“春节经济”热度攀升、活力迸发。
500余场活动,
古韵新风热闹开启
这个春节,绍兴的旅游热度空前高涨,各景区依托自身特色,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非遗元素的深度融入,丰富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让市民、游客更好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春节前夕开始,绍兴陆续推出500余场精彩纷呈的新春文旅活动,营造了整座城市的春节烟火味,也让文旅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态势,各个景区人气爆满,预约、排队成了常态。
作为绍兴的文化地标,每逢节假日,绍兴鲁迅故里·沈园景区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大年初一下午,记者随着旅游大军被“堵”在了鲁迅故里景区口的斑马线上。景区里,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纪念馆门口更是排起了长龙。几位来自江苏的游客说,“来之前做了攻略,对这里的游客多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进场基本要排队半个小时。”记者了解到,这个春节,鲁迅故里·沈园景区以“福”为源,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虽然春节期间有几天阴雨绵绵,但却挡不住游客们的热情,截至2月2日,鲁迅故里景区客流量超过30万人次。
春节期间,柯桥古镇景区也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众多游客走进古镇感受传统年味,单日客流量最高达5万人次。兰亭景区化身为古风雅集现场,众多游客于此泼墨挥毫,以笔书福,沉浸式体验古人的诗意生活。书圣故里,年轻人云集于此,簪花漫步其间,每一帧都美到出圈。一从事汉服妆造的商户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的妆造基本都是预约订单,所有的摄影师和化妆师在这个春节都没有休息,大年初二这天我们还特意找了外援。”
绍兴是一座与水相依的历史文化名城,国潮风与水上旅游的融合,是绍兴的网红文旅融合模式。春节期间,绍兴黄酒小镇、柯桥古镇、上虞曹娥江、诸暨浣纱江的水面上热闹非凡,古韵婚礼、水上巡游、沉浸式夜游……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水上盛宴华丽上演,令人沉醉。
来自西安的游客陈先生一家在接连游览柯桥古镇、黄酒小镇后表示,与西安的古朴大气不同,绍兴的江南毓秀与水上国潮风的融合相得益彰,无论是水上婚礼还是水上巡游,都成为绍兴城市旅游的生动面孔,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沉浸式游览这座水城。
除了景区游客爆棚,乡村则成为都市人避开人流的热门去处。网红村新昌县澄潭街道梅渚古村在这个春节不仅保留了本地传统的文化元素,还通过引入外部运营团队,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舞龙、舞狮、叠罗汉、走高跷和布袋木偶戏等纷纷亮相,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这些传统艺术表演不仅展示了梅渚古村的文化底蕴,也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了传统新年的热闹和喜庆。上虞区丰惠古镇也迎来一大波前来打卡的游客,游走在古镇内,民俗表演引人驻足,处处都洋溢着喜庆团圆的新春气息。
文博馆里,
多彩年俗精彩纷呈
灵蛇迎新春,绍兴市各文化展馆春节不打烊,聚焦“好看、好玩、好听、好礼”四大板块,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展览与活动,增添年味,带来了乐趣,成为了市民出行、游客感受绍兴文化氛围的不二选择。
春节期间,绍兴博物馆首次全面系统地向市民游客展示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一场“考古绍兴——绍兴近年考古发掘成果展”令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据介绍,本次展览分“越峙重壤——绍兴遗址类考古”“往生之所——绍兴墓葬类考古”两大单元,共展出绍兴地区近年考古出土的文物472件(组),其中多数为首次公开亮相。不仅如此,博物馆还为市民、游客准备了生动有趣的春节传统知识小课堂和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让游客们看文物、品年味,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和魅力。
绍兴民俗祝福,不仅是为新年祈福的集体活动,更是千百年来传统礼俗在血脉里的传承与更新。绍兴鲁迅纪念馆在《祝福》发表百年之际,推出了“绍兴年味——祝福专题展”,让市民、游客感受鲁迅先生的深刻思想和殷殷期许,在浓郁的年味中,传递“祝福”。
为庆祝“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贺新春——绍兴非遗年味展”在绍兴市文化馆开展。此展以“贺新春”为主题,分为纳年福、品年茶、赏年器、知年俗、忆年趣五大板块呈现。丰富的非遗项目展陈和传统年俗文化布置,让市民、游客感受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浓的春节氛围。
走进绍兴市非遗馆内,“乙巳蛇年花灯展”带着游客踏入了一个流光溢彩的梦幻世界。头顶上方,形态各异的花灯争奇斗艳:大红色的传统灯笼整齐排列,散发着喜庆的光泽。造型别致的金鱼花灯灵动地悬于空中,仿佛下一秒就会摆尾游弋。还有几个倒挂的伞状灯笼点缀其间,当灯光透过伞面,晕染出柔和的光晕,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朦胧而梦幻的美感。
为了让大家深入而全面地了解蛇文化,绍兴图书馆特别策划了“金蛇狂舞贺新春——乙巳年蛇文化主题展”,为大家介绍蛇文化的起源与蛇文化内涵的发展演变,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民俗中的蛇元素,感受蛇文化的魅力。
展览之余,绍兴的各大文博馆也是好戏不断上演。2月1日至7日,绍兴市文化馆以“艺起过大年”为主题,组织了3场新春文艺展演,一众绍兴名家齐聚百姓剧场演出,摊簧、越剧、莲花落等连番上演。春节期间,中国黄酒博物馆以黄酒国潮非遗为主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蛇年迎新春”花雕彩绘活动、非遗活化表演等,让市民、游客在馥郁酒香中感受非遗魅力。
此外,上虞博物馆推出了送春联、鉴文物、“福”字飘香等“上虞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嵊州越剧博物馆则举办了“越迷迎春大联欢”,邀请越剧爱好者在博物馆唱戏,营造一边看展、一边听戏的热闹氛围。
电影院里,
开年好戏接连上演
如今,除了走亲访友、团圆聚餐外,走进影院看一场春节档电影,也已成为绍兴家庭的一种“新年俗”。
2025年电影春节档的作品可选性强,共有6部国产影片组成强大阵容,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最强春节档”。喜剧、悬疑剧、武侠片等多种类型和题材,能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影需求。
除了种类丰富,2025年春节档算得上是“特效量”最足的春节档,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电影产业最好的制作水平。6部影片中,有5部均涵盖IMAX、CINITY、中国巨幕、杜比影院4种特效厅制式。
大年初一早上9时许,位于越城区解放路上的金帝银泰城还没有开门营业,但已经有影迷前往影城排队领票。据介绍,2025年的春节档电影都有包场,特别是备受期待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最大的特效厅蛇年第一场就被观影团包场。
“几乎每年大年初一都会选择到影院看电影,2025年也是跟着朋友一起来的。现在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工作,聚在一起的机会不多,希望借着春节,重拾从前的快乐。”影迷小陶告诉记者,他选择的新年第一部电影是《唐探1900》,他是唐探系列的忠实粉丝,迫不及待想看系列新作。
选择上午观影的大多是影迷,在中午以后观影的则多是全家出动感受文化年味。下午1点,记者在绍兴鲁迅电影城看到,观影候场区几乎座无虚席,无论是购票还是购买爆米花、饮品都需要排队。
“今年春节档,饭点后的场次普遍比较热门。不止我们这,其他多家影院的下午场可选座位都寥寥无几,基本只剩下第一排和角落位置。”影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观影队伍中多数为家庭全员出动,不仅带着孩子,还有部分老人加入其中,越来越多的“银发族”成为春节档的观影人群。影院的爆米花、饮料等也销售火爆。除了影片本身的“硬实力”吸引人气外,各大影院也纷纷提供“软服务”,例如对大厅进行精心布置,推出新春特色卖品、套餐等。
截至大年初五,在绍兴,《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854万元的票房,成为春节档最受欢迎的电影。《唐探1900》也在绍兴收获了1094万元票房。这两部电影作品分列绍兴市春节档票房榜前两位,成为春节档的流量担当。
“电影打破了大家对哪吒闹海神话传说的既定想象,为故事塑造了符合时代的全新内核。”绍兴青年作家、电影爱好者周靖扬观影后非常激动,他认为,中国传统神话是值得深挖再创作的IP,《哪吒》也已经圈住了一大批粉丝。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五春节档全国累计票房超70亿元,超过2024年同期票房(55.22亿元),成为春节档同期票房历史新高。绍兴全市总票房4183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也实现了飞跃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