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这部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科技巨著。初刊于1637年,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之案头,而到乾嘉年间被禁毁,以至湮灭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
《天工开物》节目开啃科技典籍的“知识坚果”,全书共十八卷,123幅图,初版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以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个核心思想、一个文化故事的讲述方式,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2022年3月7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带领观众感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经世致用、为民谋福祉的不懈追求,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代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取之不尽的丰富宝藏。
《天工开物》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讲述宋应星在六次科考不中的逆境下,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最后写出《天工开物》,并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此外,节目对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
在《天工开物》节目里,宋应星以“现代礼仪”和袁隆平在稻田里上演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听闻袁隆平少年时读过《天工开物》,最喜欢里面的《乃粒》,宋应星激动到热泪盈眶。三百多年后的人们何止是还在读《天工开物》,更是在继往开来的科学实践中,在大地上奋力续写了更加恢弘而璀璨的“天工开物”。
这是千年追寻、今朝圆梦的故事,也是少年有志、民族无量的故事,在更多人的心中点燃了科技创新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