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黄精:小分子肽的健康密码
多花黄精:小分子肽的健康密码
近日,新疆农业大学副教授马生军研究团队从多花黄精中成功提取出具有抗氧化潜力的小分子肽,这一发现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多花黄精,又名姜形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其根茎肥厚,呈姜块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黄精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在传统中医中,多花黄精常被用于治疗肺虚咳嗽、脾胃虚弱、消渴等症,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功效。
研究团队采用先进的质谱分析技术,从多花黄精中鉴定出2571条生物活性肽和2122条粗蛋白肽。这些小分子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潜力,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研究还发现这些生物活性肽具有降血压、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等多重功效。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片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而成。与完整的蛋白质相比,小分子肽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且生物活性更强。根据来源不同,生物活性肽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生物活性肽主要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而内源性生物活性肽则由人体自身产生。
在制备方法上,研究团队采用了酶解法和溶剂提取法。其中,酶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蛋白酶对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进行分解,将生物活性肽从母体蛋白中释放出来。而溶剂提取法则基于极性相似溶解性原理,提取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存在的生物活性肽。由于中草药植物中生物活性肽含量较低,提取高纯度的生物活性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溶剂提取法并不适用于从植物中制备生物活性肽。
在制备出生物活性肽后,研究团队还采用了多种分离方法,以获得纯度更高的生物活性肽。这些方法包括膜分离法、凝胶过滤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在制备和分离出生物活性肽后,研究团队还对特定氨基酸序列进行了鉴定和表征,以进一步证实其功能性。目前质谱分析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生物活性肽鉴定方法。
马生军副教授表示,生物活性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食品领域,可以将其作为功能性成分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在医药领域,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各种疾病;在化妆品领域,可以发挥抗氧化、抗皱和保湿等作用。此外,生物活性肽还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防止微生物污染,延长食品保质期。
未来,研究团队将进一步优化制备技术,提高生物活性肽制备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他们还将建立基于肽段的高分辨率多维分离系统,改进和扩充中草药植物蛋白质数据库,推广序列标记的肽段鉴定方法,并深入研究生物活性肽的功能机制。随着对生物活性肽结构与其活性关系的持续研究,通过化学合成直接生产具有多种功能的生物活性肽将不再困难。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多花黄精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生物活性肽在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小分子肽将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