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智能中控室:安全升级新趋势
化工厂智能中控室:安全升级新趋势
在化工行业,智能中控室正成为提升生产安全和效率的关键设施。通过融合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数据分析系统,智能中控室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更显著增强了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技术支撑
智能中控室的核心在于其强大的感知和监测能力。中控技术的全设备智能感知平台PRIDE,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平台能够汇集动、静、电、仪、控等不同系统及设备的信息,建立设备专业数据湖,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观、可测及全面感知。
PRIDE平台通过各类设备诊断、预测维护等应用APP,利用AI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动态监测仪控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潜在风险。其三大核心功能包括:
- 智能感知:汇集各类设备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全面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 精准预测:基于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监测设备运行异常,进行健康诊断和寿命预测。
- 决策支持:结合设备检维修案例库,为维修计划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此外,大屏幕显示系统也是智能中控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时监测显示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系统支持多种信号采集方式,包括模拟量、开关量以及各种通讯协议,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安全升级新趋势
智能中控室带来的最显著变化就是安全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预测维护系统
传统的设备维护往往采用定期检修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因未能及时发现隐患而引发事故。而智能中控室的预测维护系统则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通过AI算法预测潜在故障,实现从“事后维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智能调度系统
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快速集成所有生产过程信息,实现闭环管理。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系统能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导操作人员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应急响应能力。
人机协同
智能中控室并非完全取代人工,而是通过人机协同提升工作效率。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实时监控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智能系统也为人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安全管理更加精准有效。
实际应用案例
魏桥创业集团
魏桥创业集团的绿色智能化工厂通过I3.0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流程数据链接和质量检测。在细纱车间,62台细纱机飞速运转,每台机器上1800多个纱锭都装有传感器,一旦断线立即上传智能平台,处理时间由原先的10分钟缩短到1分钟以内。整个生产效率提高了37.5%,万锭用工减少至10人左右。
应城双环公司
应城双环公司打造的5G智慧工厂,通过中控室实现安全数据、生产数据等高效流转。5G定制网覆盖后,借助下沉的UPF+MEC实现了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就近计算,再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输出到领导驾驶舱中,为企业提供了以实时数据驱动智能化决策的新模式。这不仅打通了公司安全生产全流程,还有效指导了水电气平衡使用,节约人力成本约20%,生产效率提升约30%。
未来展望
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中控室的功能将越来越强大。未来的化工厂中控室将实现更全面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局限于生产过程的监控,还将涵盖供应链管理、能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智能中控室将从大型企业逐步普及到中小企业,推动整个化工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智能中控室的出现,标志着化工行业正迈向一个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未来。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中控室将在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