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专家详解:溺水救援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解放军总医院专家详解:溺水救援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尤其是在夏季和水上活动频繁的季节。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急诊科副主任陈瑞丰曾详细讲解了溺水急救知识,强调溺水的发展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就可因心跳、呼吸停止导致死亡。因此,溺水急救必须分秒必争。本文将结合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的观点,详细介绍溺水救援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溺水救援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溺水救援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确保自身安全:在实施救援前,首先要评估现场环境,确保自身安全。不会游泳或没有专业训练的人切勿贸然下水,可利用绳索、竹竿等工具从岸上施救。
快速反应:溺水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很短,一般为4-5分钟。因此,救援人员必须迅速行动,抓住黄金救援时间。
科学施救:在实施救援时,要采用正确的救援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水上自救方法
在无法获得及时救援的情况下,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至关重要:
保持冷静:溺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挣扎,以免消耗过多体力。
仰漂姿势:将头部后仰,使口鼻露出水面,身体呈仰卧位,双手向下压水,双脚轻轻踢水,保持身体漂浮。
呼救:在保持漂浮的同时,尽量大声呼救,吸引周围人的注意。
水上救援技巧
在进行水上救援时,应采用以下科学方法:
接近溺水者:救援人员应从溺水者的背后接近,避免正面接触,防止被溺水者抓住导致双方陷入危险。
托举头部:接近溺水者后,用一只手托住其头部,使其口鼻露出水面呼吸,另一只手划水拖带至岸边。
使用救生设备:如果条件允许,应优先使用救生圈、救生衣等专业救生设备进行救援。
岸上急救步骤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进行以下急救措施:
清理呼吸道:首先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杂草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判断意识和呼吸:检查溺水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如果无意识且无呼吸,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按照30:2的比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再给予2次人工呼吸,重复此循环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保暖:在等待专业救援期间,应注意为溺水者保暖,防止体温过低。
预防措施
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同样重要:
远离危险水域:避免在不明水域游泳,尤其是河流、水库等复杂水文环境。
正确施救方法:未成年人发现溺水者时,应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要盲目下水。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溺水救援和心肺复苏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溺水救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判断和科学施救是关键。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