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六一儿童医院专家提醒:这些抽动症早期信号家长要警惕
贵阳六一儿童医院专家提醒:这些抽动症早期信号家长要警惕
“家长朋友们,如果发现孩子频繁眨眼、耸肩或发出奇怪的声音,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可能是儿童抽动症的早期信号。”贵阳六一儿童医院的蔡晓竹医生提醒广大家长,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及早识别和干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早期症状:这些表现要警惕
抽动症的早期症状往往比较隐蔽,容易被家长忽视。最常见的表现是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运动性抽动主要表现为频繁眨眼、挤眉、皱鼻、张嘴、伸舌、摇头、耸肩、踢腿等。这些动作看似随意,但实际上是孩子无法控制的。有的孩子还会出现躯干扭转或四肢抽动,严重时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
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清嗓子、咳嗽声、哼哼声,甚至有些孩子会不自主地说出一些词语或句子。这些声音通常在孩子紧张、焦虑或兴奋时更为明显。
除了上述症状,部分孩子在抽动发作前还会有前驱症状,如眼睛烧灼感、肩膀瘙痒感等。这些感觉可能促使他们进行抽动行为以缓解不适。
如何筛查:家长可以这样做
作为家长,如何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呢?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筛查方法:
观察孩子的行为:留意孩子是否出现眨眼、耸肩、摇头、踢腿等不自主、重复的肌肉运动,或是发出清嗓子、咳嗽、尖叫等异常声音。这些行为通常在孩子紧张、焦虑或兴奋时更为明显。
询问孩子感受:虽然孩子可能难以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但家长可以温和地询问他们是否感到身体某个部位不舒服,是否有无法控制的冲动想要做出某些动作或发出声音。
记录症状变化:连续几天或几周观察并记录孩子的症状表现,包括症状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触发因素等。这有助于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状况,并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评估学习与生活影响:观察抽动症状是否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和日常生活。如果发现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与同学关系紧张,或者因症状而感到自卑或沮丧,那么可能需要进一步关注。
发现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
一旦发现孩子可能患有抽动症,家长应保持冷静,不要过度反应或责怪孩子。理解抽动症是一种疾病,而非孩子的故意行为,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抽动症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等多种方法。
日常护理:这些细节要注意
调整生活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无刺激的生活环境,减少可能诱发抽动症状的因素,如噪音、强光、紧张氛围等。
心理支持与引导: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减少因抽动症状而产生的自卑和焦虑情绪。同时,家长也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导孩子面对疾病。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规律的作息有助于减轻抽动症状。
健康饮食:提供均衡的营养,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糖分,这些物质可能会加重抽动症状。
适度运动:鼓励孩子参与适合的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等,有助于释放能量,改善情绪。
抽动症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家庭的关爱,大多数孩子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作为家长,我们应以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度过这段特殊的成长时期,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