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酒=说走就走?当心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哌酮+酒=说走就走?当心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就酒,说走就走”——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却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23岁的小李在婚礼前因感冒服用了头孢类药物,酒席上经不住劝酒,喝了几杯后不久便昏倒休克,最终不幸离世,让本该喜庆的婚礼变成了葬礼。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哌酮与酒精的致命组合,背后元凶就是双硫仑样反应。当服用某些药物后饮酒或饮用含酒精饮品,会阻碍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从而引发中毒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在用药后饮酒或酒后用药的15-30分钟内出现,主要症状包括面部潮红、眼睛充血、视觉模糊、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等。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塞、急性心衰、急性肝损伤,甚至抽搐和死亡。老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和酒精过敏者尤其危险。
哪些药物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孟多、头孢替安等(并非所有头孢类药物都会引起此反应,但非专业人士难以分辨,因此建议所有头孢类药物都不要与酒同服)
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塞克硝唑、奥硝唑
硝基呋喃类:如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苯乙双胍等(与酒同服还可能引起低血糖)
其他:氯霉素、异烟肼(抗结核药)、华法林(抗凝血药)、酮康唑(抗真菌药)等
其他与酒精有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
除了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外,还有一些药物如果与酒同服,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危险:
安眠药: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氯氮卓片、艾司唑仑、唑吡坦等。酒精会加重大脑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昏迷、休克、呼吸衰竭。
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酒精会增加胃黏膜刺激,可能导致胃溃疡、胃炎甚至胃出血。
降血压药:如利血平、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酒精可能引起血管舒张,导致低血压甚至休克;也可能使血压飙升,引发脑溢血。
抗抑郁药:如舍曲林、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酒精会增强中枢抑制作用,降低药效,加重病情。
安全用药建议
用药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禁酒:头孢等抗生素在用药期间和停药后7天内都不要饮酒。
留意含酒精的食品和药品:如醉虾醉蟹、酒心巧克力、豆腐乳、啤酒鸭、蛋黄派等食品,以及复方甘草口服液、霍香正气水等药品。
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如果误将头孢与酒精混合,应立即停止饮酒,观察是否出现不适反应。若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保持正确睡姿:酒后应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不要混饮:各种酒混在一起喝会增加伤害,应避免。
控制饮酒量:成年人一天最大饮酒的酒精量建议不超过15克。
不要空腹饮酒:空腹饮酒会加快酒精吸收,容易醉酒。
不要用咖啡、浓茶解酒:这些饮品不会加速酒精代谢,反而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问题。
“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这句简单的口诀,或许能帮你避免一场健康危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请务必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