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水务财报出炉:业绩暴跌股价受挫?
国中水务财报出炉:业绩暴跌股价受挫?
近日,国中水务(600187.SH)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25亿元,同比下降26.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51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9.26%。这一连串的负面数据不仅揭示了国中水务面临的严峻经营困境,还引发了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的担忧。
业绩暴跌的多重原因
国中水务的业绩下滑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来看,公司所处的水务行业近年来面临诸多挑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水务行业的区域市场集中度CR3低于30%,CR10在60%左右,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时,行业整体增长放缓,市场需求趋于饱和,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从公司内部来看,国中水务的困境更多源于自身战略转型的阵痛和治理结构的缺陷。自2016年“鹏欣系”话事人姜照柏入主以来,公司业绩表现持续低迷。2019-2023年间,公司总营收从5.38亿元降至2.26亿元,4年内规模缩水近6成。这一方面与公司主动剥离水务业务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司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问题。2024年9月,黑龙江证监局对国中水务及其股东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鹏欣集团”)作出处罚决定,原因是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累计27.1亿元,且未及时披露相关事项。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公司内部控制的漏洞,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质疑。
应对措施与未来展望
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国中水务积极寻求转型和突破。2022年,公司开始投资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北京汇源”),试图通过跨界收购实现业务转型。根据公司公告,国中水务计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上海邕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收购其持有的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诸暨文盛汇”)股份,收购完成后将累计持有诸暨文盛汇注册资本不低于8.16亿元,占标的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不低于51%,从而成为标的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北京汇源的控股股东。
这一战略转型举措在短期内确实为公司带来了积极影响。2023年,国中水务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003.86万元。其中,对汇源果汁的投资收益高达8283.63万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275.77%,成为公司扭亏为盈的最大贡献者。
然而,这一转型策略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汇源果汁虽然品牌知名度高,但目前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末,北京汇源资产负债率高达688.8%,净资产为-68.30亿元,且当年下半年仍产生了0.84亿元的亏损。此外,汇源果汁的估值在短时间内波动剧烈,2022年末估值曾高达45亿元,而2023年又回落至27亿元,引发市场对其估值合理性的质疑。
在主营业务方面,国中水务也在积极优化调整。公司通过转让低效资产、优化业务结构等方式,试图提升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还尝试进军环保新材料领域,2023年6月对靓固生态的参股投资就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
结语
总体来看,国中水务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公司通过投资汇源果汁实现了短期业绩改善,但长期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公司需要解决历史遗留的治理结构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另一方面,公司需要在新业务领域建立核心竞争力,同时稳定和优化传统水务业务。只有这样,国中水务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