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米爆红背后:一个彝族说唱歌手的文化逆袭
诺米爆红背后:一个彝族说唱歌手的文化逆袭
2024年,一首《谢天谢帝》让诺米这个名字火遍全网。这位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青年,用独特的抽象梗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不仅赢得了数百万粉丝的喜爱,更引发了人们对说唱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深度思考。
从凉山到顶流:一个草根说唱歌手的奋斗之路
诺米,本名阿尔以达,1999年出生于四川凉山美姑县。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从小就展现出对音乐的热爱。然而,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高中毕业后他并未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外出打工谋生。从广东深圳到东莞,再到四川西昌,诺米辗转多地,做过工厂工人,也在西餐厅当过学徒。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从未放弃对说唱的追求,始终用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念。
2023年9月,诺米的抖音粉丝仅有8000人。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很快到来。在《中国新说唱2024》的海选中,诺米虽然被谢帝淘汰,但他并没有气馁。相反,这次挫折成为了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他创作了《谢天谢帝》,用独特的抽象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短短3天内,诺米的抖音粉丝增长了100万,相关话题更是70多次登上抖音热榜。
音乐作品:情感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阿普的思念》是诺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歌不仅展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更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蓝天、雄鹰、牛羊、家人这些质朴的意象,成为了打动人心的终极武器。这首歌被四川文旅、央视文旅等账号用于文旅宣传,甚至被武汉公安、武汉消防改编用于宣传防诈、防骗。
在《谢天谢帝》中,诺米用看似戏谑的抽象梗,包裹着对说唱文化的深刻思考。他用低成本的MV制作,展现了对社区和公共空间的珍视。在成都玉林七巷的街区公园里,他坐在公共健身器材上,重复着“谢帝谢帝,我要diss你”的歌词,这一场景不仅成为了网络热梗,更引发了人们对说唱文化本质的反思。
值得一提的是,诺米与彝族妞妞合唱团合作的童声合唱版《阿普的思念》也广受好评。他计划将部分版税捐给留守儿童,展现了作为一位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感。
抽象梗背后的真挚力量
诺米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抽象风格。从《新说唱》海选时的“因闹三”口头禅,到《谢天谢帝》中的“我要迪士尼”,这些看似无厘头的表达,却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广泛的模仿和讨论。正如学者布雷克所说,亚文化经常在公共场合有意识地离经叛道,打破日常生活的规则。诺米的抽象梗正是通过这种反常规的表达方式,成功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然而,诺米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抽象的表象背后,是他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些真实的情感元素,让他的音乐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染力。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诺米的音乐,让我看到了说唱的另一种可能——除了酷、拽、炫,说唱也可以真、善、美。”
从个人到文化现象:诺米的社会影响
诺米的爆红,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更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成都玉林八巷的健身器材因为《谢天谢帝》MV而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天吸引数千人前来参观。成都文旅部门也巧妙利用这一热点,实现了文旅宣传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诺米的成功为说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说唱不仅仅是关于炫富和炫耀,更可以是关于爱、关于家乡、关于梦想的表达。他用自己的方式,解构了说唱文化中的某些固有观念,为这一艺术形式注入了更多元的价值。
诺米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梦想和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他用独特的抽象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不仅赢得了数百万粉丝的喜爱,更引发了人们对说唱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深度思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诺米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说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