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发周来了!陈医生教你用经络梳防脱
护发周来了!陈医生教你用经络梳防脱
在5月18日“世界护发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陈维文分享了一种独特的防脱发方法——使用经络梳。这种结合了传统中医理论和日常保健的工具,近年来在年轻群体中悄然走红。那么,经络梳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真的能有效预防脱发吗?
中医视角下的脱发
在中医理论中,头发的健康状况与人体的肾气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记载:“肾者,其华在发。”意思是说,头发的光泽和生长状态能够反映肾气的盛衰。此外,中医还认为“发为血之余”,指出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液,而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因此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并与肝肾功能密切相关。
脱发,可以分为正常脱发和病理性脱发。正常脱发主要是头发的自然新陈代谢,而病理性脱发则包括许多类型,如雄激素性脱发、神经性脱发、内分泌性脱发等,这些脱发与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营养不均衡、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物理和化学因素有关。脱发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预示着身体的某些健康问题。
经络梳的工作原理
经络梳的外形与普通梳子相似,但梳齿较少,通常只有五到六个,且每个梳齿末端呈圆形。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刺激头部的经络和穴位。中医认为,人体体表遍布经络和穴位,通过推拿或按摩这些特定部位,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
使用经络梳时,主要采用梳、按、推等动作,这些手法与中医推拿中的推法、按法、拨法、点法等相似。通过刺激头部的经络和穴位,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防脱发的效果。此外,经络梳还可以用于缓解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经络梳的具体使用方法
使用经络梳时,应沿着特定的经络循行方向进行梳理和按压。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梳理方法:
头部两侧:从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发际处。经过的穴位包括头维、颔厌、悬颅、悬厘、率谷、脑空等。
前头部:从百会穴开始至前头发际,经过的穴位包括前顶、通天、囟会、上星、神庭、承光、五处、曲差、头临泣等。
后头部:从百会穴开始至后头发际,经过的穴位包括后顶、络却、强间、脑户、玉枕、脑空、风府、哑门、天柱等。
全头部:以百会穴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全头部刮试。经过全头穴位和运动区、感觉区、言语区、晕听区、视区、胃区、胸腔区、生殖区。
在选择梳子时,建议选用木质或牛角材质,梳齿应选择圆头形状、柔软且富有弹性的材质,这样既能保证按摩效果,又不会损伤发丝。
科学看待经络梳的效果
虽然经络梳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其实际效果仍需科学验证。目前,关于经络梳的具体疗效和最佳使用方法,尚缺乏专门的研究和统一的定论。
从中医外治法的角度来看,经络梳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确实可能对防脱发产生一定效果。这与中医常用的外治法如生姜擦拭、针灸和梅花针叩击等原理相似,都是通过刺激头皮和毛囊来促进头发生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经络梳并非万能工具。在使用时也存在一些禁忌:
不能随意按脖子:颈部肌肉较少,缺乏防护,随意按摩容易损伤血管神经。如果不慎伤到动脉或颈动脉窦,可能会威胁生命安全。
不能按结节:许多人认为通过经络梳或按摩可以消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实际上,按摩不仅不能让结节消失,力度过大甚至可能破坏结节,带来其他健康隐患。
结语
经络梳作为一种结合了传统中医理论和日常保健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头皮血液循环,对预防脱发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然而,其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且需要科学验证。对于严重的脱发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才是维持头发健康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