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跃居全球创新指数第13名,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攀升
武汉跃居全球创新指数第13名,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攀升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武汉在全球科技创新集群中排名第13位,相比2018年大幅提升30位,展现出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武汉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显著进步,也彰显了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
武汉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亮眼表现,离不开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深耕。2023年,武汉在科研城市榜单中位居全球第9、全国第5,进一步巩固了其科技创新高地的地位。同年,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继黄旭华院士之后,湖北省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在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由湖北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共获得19项奖励,位居全国第二,创下历史新高。
武汉的科技创新实力不仅体现在奖项荣誉上,更体现在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中。华工科技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国产化激光晶圆隐切设备成功完成中试验证,武汉凯德维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子宫内膜癌甲基化检测”获批上市,填补了业界技术空白。此外,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晶圆、新能源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等突破性成果相继在武汉问世,展现了武汉在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
武汉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得益于其深厚的科教人才优势和持续的政策支持。目前,在汉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已达41家,汉江国家实验室科研总部建设加快推进。武汉还成立了由30位院士、专家、企业家组成的科技咨询委员会,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武汉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难题。
在产业创新方面,武汉聚焦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2024年,武汉组建了10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串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同时,武汉还前瞻性布局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13个未来产业领域,取得全球首款一站式植入脑机接口、国内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等重大成果。
展望未来,武汉正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通过构建“一城五谷三廊”创新空间布局,武汉将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同时,武汉还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多元载体,提升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武汉正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加速前进。随着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深入实施,武汉必将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