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索新发现:巨型伽马射线泡状结构揭示宇宙起源线索
拉索新发现:巨型伽马射线泡状结构揭示宇宙起源线索
2025年2月,中国科学家利用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海子山上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了一个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展示了宇宙线加速源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的全新模式,更为我们揭示宇宙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
拉索:揭秘宇宙线起源的利器
拉索全称是“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位于海拔4410米的稻城海子山,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这个由5195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889个缪子探测器组成的庞大阵列,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同类装置。其主要任务就是捕捉宇宙线,揭秘这些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粒子的起源之谜。
巨型泡状结构:宇宙线起源的新线索
此次发现的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横跨100光年,中心能量高达1PeV(1000万亿电子伏特)。这一发现表明,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内的宇宙线加速源正在向星际介质输出大量能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泡”。这一现象的发现,为我们理解宇宙线如何在银河系内传播和加速提供了新的参考。
宇宙线:揭秘宇宙起源的关键钥匙
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主要由质子和各种原子核组成,也包括少量的电子和光子。它们携带着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关键信息,是天体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然而,宇宙线的起源一直是困扰科学家的难题。拉索的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宇宙线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从月球到宇宙:探索无止境
就在拉索传来捷报的同时,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样品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科学家们首次发现,月球背面在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这一发现不仅改写了我们对月球演化的认知,也为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从月球到宇宙,从微观到宏观,人类对宇宙起源的探索从未停止。拉索的最新发现和嫦娥六号的研究成果,让我们看到了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正如杨振宁先生所说,宇宙的奥秘背后似乎存在着某种“造物者”的精心设计,而科学家们正是通过不断探索,试图解读这份设计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