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胃癌筛查新趋势:幽门螺杆菌抗体、PG和G-17大显身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胃癌筛查新趋势:幽门螺杆菌抗体、PG和G-17大显身手

引用
39健康网
8
来源
1.
https://m.39.net/wei/a_b8tztrx.html
2.
https://m.39.net/wei/a_z1tzura.html
3.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f89e82289e84
4.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f89e82289e84
5.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38754959168072.html
6.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09104434111726134/
7.
https://www.medixbiochemicachina.com/newsinfo/230
8.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2a282c2e-342b-4987-97b6-0fe5d7a855ea

近年来,胃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据统计,中国胃癌的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42.6%和45.0%,全世界近一半新发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中国。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实现早诊早治,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01

传统筛查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胃镜检查仍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其优势在于能够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然而,胃镜普查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局限性:

  • 侵入性与患者接受度:胃镜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需要患者配合插入胃镜管,这导致部分患者因恐惧或不适而拒绝检查。尤其是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人群,其接受度更低,难以普及。

  • 医师技术水平与风险:胃镜检查对医师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丰富经验。同时,检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仍需引起足够重视。

  • 资源分配不均:在我国,胃镜检查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尤为突出。城市地区医疗资源丰富,胃镜检查相对容易;而农村地区则因胃镜设备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大规模筛查的需求。

此外,临床常用的一些非侵入性筛查方法,如血清学检查、呼气试验等,主要用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或胃部炎症的检测,对于早期胃癌的预测价值有限。因此,探索新型生物标志物和筛查方法成为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02

新型筛查指标的崛起

在这一背景下,幽门螺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等新型筛查指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抗体,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具体方法是抽取患者静脉血样,在实验室中分离提取血清,然后使用特定的试剂盒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筛查。

胃蛋白酶原(PG)检测

胃蛋白酶原是胃黏膜分泌的一种酶原,其水平可以反映胃黏膜的状态。胃蛋白酶原分为PG I和PG II两种类型,通过检测这两种蛋白酶原的水平及其比值,可以评估胃黏膜的萎缩程度,进而预测胃癌风险。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胃黏膜功能受损,PG水平会发生变化,因此,PG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胃泌素-17(G-17)检测

胃泌素-17是胃窦G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调节胃酸分泌。在胃黏膜萎缩或胃癌发生时,G-17的水平会显著改变。通过检测血液中的G-17含量,可以评估胃黏膜的状态,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风险。

03

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实践

这些新型筛查指标已经开始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福建省连江县与福建医科大学共同开展的“连马(两岸)胃癌精准防治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项目面向黄岐半岛35岁至70岁群众及来往黄岐、马祖两地的台胞,免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呼气实验、幽门螺杆菌检查、胃镜检查等医疗服务。其中,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PG和G-17检测作为重要的筛查手段,帮助识别高风险人群,实现精准防治。

04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胃癌筛查正朝着更加精准、便捷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对胃镜图像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可以提高胃镜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生物标志物数据,AI技术还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胃癌风险评估和早期诊断。

此外,多指标联合筛查策略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综合运用幽门螺杆菌抗体、PG、G-17等多种生物标志物,结合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临床信息,可以建立更精准的风险评估模型,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05

结语

胃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幽门螺杆菌抗体、PG和G-17等新型筛查指标的出现,为胃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新的工具。这些无创、便捷的筛查方法,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也减轻了医疗资源的压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筛查策略的优化,我们有望进一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