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官上线!守护孩子视力的新力量
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官上线!守护孩子视力的新力量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尽管较2021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但这一数据仍令人担忧。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设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官”,专门负责推动全国范围内的视力保健工作。
视力健康官:守护孩子视力的新角色
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官并非一个简单的头衔,而是肩负重任的全新角色。其主要职责包括:
- 制定与推广视力健康计划,提高公众对视力保护的认识
- 与教育部门协作,在学校开展视力筛查和健康指导活动
- 联合医疗机构,建立诊断和治疗标准,提升服务质量
- 组织视力健康研究,收集数据以科学支撑相关政策制定
这一角色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我国近视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
视力健康现状: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监测数据显示:
- 小学、初中、高中总体近视率分别为36.7%、71.4%、81.2%
- 在已经近视的学生中,轻、中、高度近视分别占53.3%、37.0%、9.7%
- 高度近视比例虽然有所降低,但仍高达9.7%
这些数据表明,近视防控工作仍需持续发力,特别是在低年龄段的预防工作亟待加强。
科学防控:多管齐下守护视力
面对严峻的视力健康形势,科学防控是关键。以下是一些经过验证的有效措施:
定期眼轴测量
眼轴测量是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的重要手段。眼轴是从角膜正中到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长度,与近视呈正相关。定期测量眼轴可以及时发现近视趋势,采取预防措施。目前,高精度的光学生物测量仪已成为主流选择,如莫廷Colombo IOL,通过OCT断层成像技术,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准性。
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近视方法。建议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每周累计不少于14小时。即使在阴天,户外的光照强度也比室内大,对近视防控有一定效果。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建议每天视屏时间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遵循“20-20-20”口诀,即看屏幕20分钟后,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选择电子产品时,优先考虑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的顺序,不建议使用手机。
良好的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坚持“一尺一拳一寸”原则。学习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台灯要有灯罩,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同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在行进的车厢里看书。
科学护眼
感觉眼睛干涩、疲劳时,可以闭目休息或眺望远处。做眼保健操对缓解视疲劳、延缓近视有效。如果出现视力模糊、眼睛干涩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屈光不正矫正。
地方实践:探索有效防控模式
各地在近视防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重庆市酉阳县通过以下措施有效降低了近视率:
- 改善学校照明条件:近三年投入640余万元,改造15所学校600余间教室的照明设施
- 规范电子屏使用:采用具有护眼功能的产品,通过“班班通运维管理平台”进行实时监控
- 建立视力监测机制:每学年至少进行2次视力筛查,借助信息化平台提升监测效率
- 加强预警管理:建立近视考核制度,动态观察屈光状态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这些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管理和综合防控,可以有效遏制近视率的上升趋势。
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关系到国家未来。视力健康官的设立,为这项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但要真正扭转近视高发的态势,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行动,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清晰明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