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警务创新 天津公安打造智慧治理新模式
科技赋能警务创新 天津公安打造智慧治理新模式
2024年除夕夜,天津滨海新区一名女孩离家出走,家人焦急万分。接到报警后,新村派出所民警左博文立即拨打“5110”专线,向市公安局大数据实战中心寻求帮助。仅用12分钟,作战支援团队就发现了女孩前往外省的踪迹。随后,在两地警方的协作下,女孩被安全找回。
这一幕,正是天津公安科技赋能社区治理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天津公安机关把大数据应用新生态建设作为牵动公安工作现代化的“一号工程”,通过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打造了具有天津特色的智慧警务体系。
大数据实战中心:智慧警务的“最强大脑”
走进天津市公安局大数据实战中心,作战支援大厅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5110”专线24小时在线,为基层民警提供深度数据支撑。这里整合了警种业务职能,搭建了“1中心+8平台”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汇聚了2500余类数据资源,实现了数据全量汇聚、准确鲜活、共享共用。
“我们组建数据专席,设置数据专员,专职负责线索挖掘、类案研判等工作,‘7×24小时’接听热线电话,助力案件侦破。”大数据实战中心第六党支部书记崔松介绍说,“‘5110’开通以来,团队成员累计为基层民警提供数据服务超30万单,基层一线实战效能大幅提升。”
“社区通”平台:警民互动的新桥梁
在社区治理方面,天津公安创新推出了“社区通”平台,覆盖群众达235万人。该平台集成了社区警务、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防范宣传等多项功能,实现了警民线上协同。社区民警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掌握社区动态,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滨海新区福瑞社区,南海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蔡群星经常与网格员一起开展防电诈宣传。“现在民警、网格员联合开展工作已是常态,大家经常一起商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工作效率更高了。”蔡群星说。
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助推器”
科技应用不仅提升了警务效率,更让基层治理变得更加精准高效。天津公安机关开发了移动版基础警务平台,将每日工作任务精准推送到社区民警的警务通上,使民警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通过开发5大类100余个赋能基层治理数据模型,推动基础信息采集智能化、精准化。
在南开区鼓楼街道,社区民警马世文通过“警格网格协同、网格网络联动”机制,成功化解了金轩商业中心两户居民因楼道杂物引发的纠纷。“有了民警的协调,许多难题都迎刃而解了。”网格员何凯感叹道。
据统计,2023年,天津公安机关共化解处置矛盾纠纷27.7万余起,处置率达97.6%以上。全市完成了4325个警格与2.1万个网格对应绑定,形成了58.9万名的群防群治力量,进一步织密了辖区安全网、幸福网。
创新应用:智慧警务的“新引擎”
在创新应用方面,天津公安不断推出便民利民的新举措。河西分局研发的“慧治网约房”系统,让房东足不出户就能为房客办理入住,同时确保了入住安全。宝坻分局开发的“面对面反诈联宣”微信小程序,通过线上答题、案例讲解等方式,提升了群众的反诈意识。
科技赋能正在为天津公安工作插上科技翅膀。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以来,天津市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提升15.5%,平均破案周期缩短57%;盗窃、诈骗、伤害三类治安案件结案率同比提升30.6%,平均结案周期缩短70%。这些数据背后,是科技强警战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未来,天津公安将继续深化科技应用,推动警务工作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优服务的方向发展,为平安天津建设注入新的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