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南春节:独特的年味与饮食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南春节:独特的年味与饮食文化

引用
6
来源
1.
http://news.hainan.net/city/2025/02/06/4788177.shtml
2.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25/02/06/033260664.shtml
3.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24/12/26/033245860.shtml
4.
http://hq.news.cn/20250123/80bc8c9e357f4780ab4c4b08bba7e5c6/c.html
5.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mstc/202402/3e13afe7fb2a475987ac6daaede2f122.shtml?ddtab=true
6.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mstc/202501/7df7319365ba4fedb3dad47cf8eeb5bb.shtml

当太平洋的季风掠过琼州海峡,当椰影婆娑的乡间腾起袅袅炊烟,传承千年的海南春节饮食文化,正在这片沃土上酝酿着独特的年味密码。

01

历史渊源:中原文化与海洋文明的交融

海南春节饮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早在宋代,苏东坡谪居海南时,就留下了关于海南春节饮食的记载。据明代《琼台志》记载,海南春节饮食习俗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同时又融入了海洋文化的特色。

02

特色食品:从春饼到斋菜煲

春饼与春糕:古代海南的迎春美食

海南古代也有吃春饼的习俗。据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在立春的前一天,琼州府、海南卫的官员就要身着盛装,来到府城东郊的迎春馆,与武将一起操办杂剧等演出,然后从西门或南门入城。立春当天,城中百姓用面饼裹生菜、肉类等,互相赠送,细细品尝,这就是明代的海南“春饼”,与今天的北方春饼有异曲同工之处。

海南古时将年糕称作“春糕”。在“元旦”前的腊月下旬,海南各家各户就要用糯米粉和着蔗糖或灰汁,以竹编的蒸笼蒸制直径一尺许、厚约五六寸的“春糕”,与其他果品一起作为“岁祀”供品,然后切割成多份当作“年茶”,作为亲友相互馈赠的伴手礼。

糖贡与斋菜煲:琼北地区的特色美食

琼北地区春节期间的小吃“糖贡”,将椰丝、花生与麦芽糖或红糖糅合,手捏成圆球状或切割成块状,恰似《楚辞》中“粔籹蜜饵”在南国海岛上的演绎,也很有海南地方特色。

在海南各地,大年初一普遍有不动刀、不杀生的讲究,要想吃肉,就得提前一两天宰杀、处理完毕。在海城地区一带,大年初一更是有不吃肉、只吃斋菜煲的习俗。清代的道光《琼州府志》记载,正月初七这一天,海南不少地方的百姓会将七样素菜混在一起煮食,认为这样可以明目、益寿。

03

地域特色:琼北与琼南的差异

琼北:斋菜煲里的年味

琼北地区春节期间的特色美食斋菜煲,是海南人过年必备的美食。斋菜煲里的每一种材料都是精心挑选、寓意深刻的。新春佳节,围坐一圈,共吃斋菜煲,在蒸腾热气中,话家常、送祝福,也让年过得更有滋味。

琼南: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不同于琼北地区大年初一不串门、不拜年的习俗,琼南的崖州不但开年就开怀畅饮,还与左邻右舍碰杯,互相祝福。在南部的崖州城内,“元旦”当天,家家户户纷纷“以爆竹开年,内外称贺,酌酒相庆”,这是清末光绪《崖州志》里的记载。

04

文化内涵:融合与创新

海南春节饮食文化汇聚了中原精粹与海洋文明,在热带季风中酿成独特的文化佳酿。海南先民将中原饮食文化与海岛物产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琼式腊味”,用海盐替代井盐或岩盐,加入本土香料增香,甚至以红树林的果实调色。

05

传承与发展:古老习俗的现代演绎

随着时代的发展,海南春节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虽然一些传统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仍在传承。例如,文昌鸡、斋菜煲等传统美食,已经成为海南饮食文化的代表,深受游客和当地人的喜爱。

海南春节饮食文化汇聚了中原精粹与海洋文明,在热带季风中酿成独特的文化佳酿,当现代生活浪潮冲刷古老传统,这些镌刻着陆地和海洋相互交融印记的饮食密码,仍在琼州大地的烟火中生生不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