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指南发布!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管理策略全面更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指南发布!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管理策略全面更新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34275
2.
https://www.longyang.gov.cn/info/2888/6534559.htm
3.
http://www.news.cn/science/20241008/cfd606d2e1d34e079da031e65291b070/c.html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25467
5.
https://www.crsi.com.cn/Html/News/Articles/850.html
6.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4-10/202410995109434.htm
7.
http://www.news.cn/health/20240812/32ac2d4a596d4efa91f468040022103d/c.html
8.
http://www.chl-bha.org.cn/index.php?m=standard&a=view&id=96&pid=1

2024年8月,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正式发布,这是自1999年以来的第5版高血压防治指南。与此同时,2020年国际高血压学会(ISH)也发布了全球范围适用的高血压实践指南。这些新指南的发布,为我们科学管理血压提供了最新的依据和建议。

01

新指南的主要更新

诊断标准的变化

ISH2020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行了重要更新。新指南强调,在连续多次重复测量后,诊室血压≥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同时,新指南还给出了不同测量状态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 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
  • 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mmHg
  • 白天(清醒状态)平均值:≥135/85mmHg
  • 夜晚(睡眠状态)平均值:≥120/70mmHg

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南强调只有一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通常需要1~4周内进行2~3次测量血压,这与之前要求的不同日3次血压均高于140/90mmHg相比,能更好地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高血压分级的简化

新指南对高血压分级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的三级分级简化为两级:

  •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
  •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这种简化分级的目的是提醒大家,只要血压高于160/100mmHg,心血管风险都很高。

中国2024年指南则保留了三级分级体系,新增了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分类,并强调高血压防治应基于分级、分期和分型的原则进行。

降压目标的差异化

新指南指出,降压目标应根据年龄进行差异化设定:

  • 基本标准:血压至少降低20/10mmHg,最好是<140/90mmHg
  • 最佳标准:<65岁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但不宜低于120/70mmHg
  • >65岁患者:血压根据情况,平均水平控制在<140/90mmHg,但应考虑个体化差异
02

科学管理血压的策略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管理的基础,新指南强调了以下几点:

  1. 合理饮食: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腌制食品和高钠调料
  2. 戒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升高血压
  3. 限酒:大量数据表明,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正性线性相关
  4.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
  5.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6. 良好睡眠:保证每天8小时的充足睡眠
  7. 缓解压力: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药物治疗

新指南强调,降压药物治疗的获益主要在中危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和高危及以上的正常高值血压者中得到证实。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而非仅依据血压水平。对于血压水平140159/9099 mmHg的心血管低危高血压患者,可先采取4~12周的生活方式改善策略,如仍不达标则应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定期监测血压

新指南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血压测量步骤如下:

  1. 坐位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
  2. 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袖带
  3. 首诊时测量两侧上臂血压
  4. 相隔30~60秒重复测量,取平均值
  5. 老年人、糖尿病或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需加测站立位血压

此外,新指南还强调了诊室外血压测量的重要性,包括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这些方法有助于识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更准确地评估血压控制情况。

03

结语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科学管理血压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至关重要。新指南的发布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诊断标准和管理策略,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血压健康,定期监测血压,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