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年终奖缩水背后:证券行业降本增效进行时
中金公司年终奖缩水背后:证券行业降本增效进行时
中金公司年终奖大幅缩水,员工面临失业危机
“五一”假期前,中金公司陆续向员工公布2023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多位内部人士透露,与往年相比,被评为低等级绩效的员工比例显著增加,导致年终奖普遍大幅减少,个别员工甚至被“劝退”。
一位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门人士表示,其绩效等级被判定为D,这意味着不仅没有年终奖金,还可能面临职级下调和基本工资减少。更令人担忧的是,D等级员工后续还可能面临进一步调岗、降薪等安排。
另一位非投行部门的北京地区员工透露,其2023年的绩效为B,年终奖金仅为1个月工资。据其了解,身边很少有被评为A等级的员工,大部分都是C+、C-等级。
证券行业降薪裁员潮持续蔓延
中金公司的状况并非个例,而是整个证券行业降薪裁员潮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3年上市券商人均薪酬普遍下降,中金公司降幅达11.34%。2024年上半年,43家上市券商薪酬总额同比下滑12.15%,其中37家券商向员工支付的薪酬总包同比缩水,占比高达85%。
在减员方面,21家披露数据的券商中,17家员工数量减少,合计减员5721人。其中,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减员超过700人,中信建投减员逾600人。大型券商中,仅中国银河证券逆势增员319人。
市场低迷与监管趋严双重压力
这种变化背后,是资本市场调整和监管政策双重压力的结果。2023年,中金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下滑40.30%,成为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而从行业整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43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350.23亿元,同比下降12.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9.61亿元,同比下降21.92%。
与此同时,监管层不断加强对行业薪酬管理的指引。2022年5月,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要求各家券商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新“国九条”也强调,要完善与经营绩效、业务性质、贡献水平、合规风控、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证券基金行业薪酬管理制度。
行业转型与人才流动加剧
面对收入下滑和成本压力,券商纷纷采取降本增效措施。除压降员工成本外,券商在差旅费、接待费等办公支出方面也更加谨慎。中金公司上半年差旅费支出同比降幅达40%,华林证券、红塔证券的差旅费支出同比降幅也在30%以上。
这种变化也引发了行业人才流动加剧。一位有多年投行从业经历的人士表示,从一家头部券商跳槽进入另一家头部券商后,新一轮降薪潮来袭,年龄逼近35岁“门槛”的他现在月薪不足2万元,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未来展望: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
从行业来看,券商按照市场变动调整薪酬、提升人效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5月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订《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的决定,明确要求上市证券公司努力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切实担负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作用。
对于从业人员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提升专业能力、适应市场变化将成为职业发展的关键。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如何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保持人才竞争力,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维持业务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核心课题。
中金公司年终奖缩水事件,折射出的不仅是证券行业的现状,更是金融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环境的缩影。在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下,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最终结果,将是行业结构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