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米酒入选“一带一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孝感米酒入选“一带一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近日,孝感市“孝感米酒”地理标志品牌成功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作为国内最大的米酒产地,孝感市凭借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此次入选将进一步提升孝感米酒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百年传承:孝感米酒的历史渊源
孝感米酒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孝宗弘治年间,距今已有五百余年。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孝感民间的米酒制作技艺就已相当成熟。清康熙《孝感县志》中提到,宋太祖赵匡胤曾游孝感西湖村,畅饮当地米酒,并下令放宽酒禁。这表明孝感米酒在宋代就已经颇有名气。
到了近代,孝感米酒的制作技艺更趋成熟。1924年,孝感城关的鲁毓柏创立了“鲁源兴米酒馆”,开始坐店经营并发明了糊汤米酒。1956年,孝感县饮食服务公司成立,公私合营后,“鲁源兴米酒馆”成为其门市部。此后,孝感米酒馆先后被命名为“湖北风味名店”“中华名小吃”和“中华老字号”。
独特工艺:孝感米酒的品质保证
孝感米酒的制作工艺独特而精细,以产于孝感朱湖一带的长粒糯米为原料,采用本地蜂窝酒曲发酵。整个制作流程包括选料、浸泡、蒸米、拌曲、落缸、制吊浆等多个环节,最后在特制的紫铜锅中煮制成各种特色米酒。
选料:选用孝感朱湖一带生长的优质糯米和产于孝感一带的蜂窝草等野生药草拌和米粉发酵制成蜂窝酒曲。
浸泡:淘洗干净的糯米装入盆中浸泡,时间视气温高低灵活掌握。
蒸米: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装入空蒸过的木橧中,大火蒸制十分钟。
拌曲:将蒸熟的糯米过水摊凉至30℃左右,与碾碎的酒曲粉末摊匀。
落缸:把拌好的糯米饭装到容器中,在温度31℃左右的密封环境里发酵。
制吊浆:将糯米浸泡半天以上,清洗干净后,磨成细细的米浆,再在米浆内按比例加入食用碱和清水,搅拌均匀后静置发酵一段时间,糯米吊浆制作完成。
调制:在特制的紫铜锅里加入原汁米酒、各种不同辅料,高温煮制成各种特色米酒。
产业规模:孝感米酒的经济贡献
孝感市目前共有麻糖米酒生产企业32家,行业协会会员企业43家,规上企业26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6家,过5千万元的企业有20家。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制作技艺已分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拟申报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孝感麻糖米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生产能力达100万吨以上。孝感米酒产量占国内米酒市场份额85%以上。此外,海外市场年均增长10%以上,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近1000万美元。
国际舞台:孝感米酒的海外影响力
孝感米酒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亮眼,在国际市场上也备受青睐。目前,孝感米酒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年均增长10%以上,产品出口额近10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孝感米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成功进入米其林三星餐厅和黑珍珠餐厅的酒单。在米其林三星新荣记等高端餐饮场所,孝感米酒以其独特的香气和柔和的口感,赢得了众多食客的青睐。
未来展望:数字化转型与健康化趋势
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孝感米酒正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和产品创新。一方面,通过引入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开发低糖、低度数的健康型米酒,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孝感米酒以其白如玉液、甜润爽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独特的香气和柔和的口感,适合各种人群饮用。同时,孝感米酒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补充能量、促进消化和活血通络等功效。
此次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将为孝感米酒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孝感米酒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品质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