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安全:家长必修课
儿童用药安全:家长必修课
近日,一则关于14岁初中生因服用处方药卡马西平而昏迷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这名学生在课堂上服药后出现昏迷,被紧急送入ICU抢救。事后得知,他之前还曾多次服用右美沙芬片,这些药物都是在当地某药房轻易购得。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儿童用药安全的警钟。
儿童用药安全现状令人堪忧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据统计,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的比例高达28%-53%,其中新生儿和婴幼儿等低龄儿童的比例更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儿童专用药品短缺:目前市场上儿童专用药品的品种、规格和剂量都相对有限,许多药品说明书上甚至没有儿童用药的相关信息,这使得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得不采取超说明书用药的方式。
儿童用药研究滞后:儿童用药的临床试验难度大、成本高,许多药品在上市前并未进行充分的儿童用药研究,导致药品说明书缺乏儿童用药的相关数据。
家长用药知识缺乏:部分家长对儿童用药安全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盲目用药、随意增减剂量等不当行为,增加了儿童用药的风险。
家长是儿童用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在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上,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在儿童用药方面存在诸多误区:
盲目使用成人药物:有些家长认为,儿童可以使用成人药物,只需减量即可。这种做法极其危险,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不能简单地将成人药物减量使用。
随意增减药物剂量:部分家长在孩子病情稍有好转时就自行停药,或者为了加快疗效而擅自增加剂量,这些行为都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轻信偏方和广告:一些家长容易被各种偏方和广告所误导,给孩子使用未经科学验证的药物,增加了用药风险。
为了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家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用药安全意识:
学习儿童用药知识:通过阅读权威书籍、参加科普讲座等方式,系统学习儿童用药的相关知识。
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给孩子用药,不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定期检查家庭药箱:及时清理过期药品,确保家庭药箱的安全。
儿童用药安全的具体指导
为了确保儿童用药安全,家长需要掌握以下几点具体指导:
正确选择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体重的药物。对于儿童来说,口服液、颗粒剂等剂型更易于服用和控制剂量。
准确计算用药剂量:儿童用药剂量通常需要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家长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核对剂量,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果孩子同时需要服用多种药物,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在孩子用药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日益突出。一些青少年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药物滥用经历,甚至形成了一套暗语体系。他们滥用的药物包括右美沙芬、普瑞巴林等处方药和麻精药品。这些药物滥用不仅可能导致药物成瘾,还会对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情绪失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造成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获取渠道便利:部分药店和线上售药平台存在监管漏洞,使得青少年能够轻易获得处方药。
缺乏正确的用药观念:一些青少年出于好奇或寻求刺激的心理,盲目尝试药物。
心理健康问题:部分青少年通过药物滥用来逃避现实压力,这反映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药品流通监管:严格规范药店和线上售药平台的经营行为,落实“先方后药”的销售流程。
加大网络平台审核力度:社交平台应加强对涉及药物交易和滥用信息的审核,及时清理违规内容。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普及用药安全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向青少年普及用药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用药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用药环境,守护他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