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科技巨头抢滩人形机器人市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科技巨头抢滩人形机器人市场

引用
新浪网
12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7/doc-ineiqzhk0945237.s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30/doc-inehtvse2266064.s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4560494_255783
4.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22/doc-inefvkhe8927434.shtml
5.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517858.html
6.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relnews/us/2025-01-10/doc-ineenpiz5598917.shtml
7.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2-11/doc-inczcarm0541078.shtml
8.
https://36kr.com/p/3064555351139458
9.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506/herald/02efbe125fe0a9b4f13c519c01d2eecb.html
10.
http://www.news.cn/fortune/20241120/63f0af01a3734f03a12ccf7dc90dac23/c.html
11.
http://www.news.cn/tech/20250207/290a42eeef334bb080120fe1199b5cfa/c.html
12.
http://gdstc.gd.gov.cn/kjzx_n/mtjj/content/post_4438702.html

2025年春节期间,机器人“福兮”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与舞蹈演员共同演绎《秧BOT》,掀起全民探秘人形机器人的热潮。这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共舞,不仅展示了东北大秧歌的喜庆氛围,也让机器人成为春节话题的焦点。与此同时,在北京AI庙会上,仿生人版的白娘子随歌曲翩翩起舞,机器人学起京剧表演,唱念做打有模有样,还可以玩转川剧变脸,吸引大批游客驻足鼓掌以及外媒的关注。在深圳的醒狮活动中,传统醒狮与机甲醒狮共舞,湖北恩施的机器狗也加入了春节舞狮的队伍,与游客亲密互动。

这一系列机器人应用的背后,是科技巨头们正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雄心。特斯拉在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中宣布,计划于2025年启动人形机器人试点生产,预计年内将交付数千台。特斯拉方面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培训需求可能至少是车辆所需的10倍,用途可能比汽车多1000倍。一旦达到每年生产超过一百万台的稳定状态,生产成本将低于20,000美元。从长远来看,人形机器人有潜力创造10万亿美元的营收。

国内科技巨头也不甘落后。华为在深圳建立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与超百家企业共同搭建具身智能生态圈。小米在工业场景已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其Walker S机器人已收到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此外,乐聚机器人自2023年11月实现量产以来,已向蔚来汽车、北汽越野车等工业企业交付产品。智元机器人2024年12月宣布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年度计划产量为962台。

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已现端倪。根据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6亿元。到2029年,这一数字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更令人期待的是,到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

技术突破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关键。以星动纪元的第六代人形机器人“星动STAR1”为例,该机器人在河西走廊戈壁滩上完成奔跑测试,成功胜任山地、草地、戈壁、公路等复杂地形,速度达3.6米/秒。其背后是星动纪元独创的“原生机器人大模型”和“为AI定义的全新硬件平台”的强力支撑。该模型还能融合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信息,使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感知世界,具备学习、预测、反馈等能力。

在家庭服务领域,银河通用机器人推出的“盖博特”展现出惊人的泛化物体抓取技术。这款身高1.73米的机器人,拥有超长双臂,站立后能触摸到2.4米的高度,拥有比人更大的操作空间。其抓取随机放置的透明或高光物体的成功率已达到95%以上,甚至掌握了开柜子、开抽屉、晾衣服等灵巧手泛化操作技能。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赋能下,“盖博特”可以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并根据语言指令与人类交互。

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正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部署载体,得到了北京市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据了解,北京集聚了众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的创新资源。一批国内顶尖的机器人研究院所、实验室和创新团队在此汇聚,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的“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这些机构在机器人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深厚技术积累,为北京抢占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高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为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要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开展整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攻关及工程化应用,推动机器人技术从“仿人”向“类人”演进,并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加速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02

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人形机器人产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在硬件方面,虽然中国拥有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在精密零部件如高性能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方面仍需依赖进口。软件方面,AI算法的优化、人机交互的自然度、环境感知的精准度等都需要持续的技术突破。

此外,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如何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安全运行,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如何界定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都是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总体而言,2025年春节机器人应用的热潮,预示着人形机器人正加速走进我们的生活。随着科技巨头的持续投入、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陪伴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