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村主任纵火案背后:权力监督缺失的警示
山东平度村主任纵火案背后:权力监督缺失的警示
2024年10月16日,山东省平度市凤台街道杜家疃村发生一起严重的帐篷起火事件,造成1死3伤的惨剧。经警方调查,这是一起人为纵火案,而犯罪嫌疑人竟是该村的村主任杜群某。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个别基层干部的犯罪行为,更折射出当前农村基层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严重问题。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量资金和项目向农村倾斜,村级组织的权力也随之增大。然而,与之相伴的是村干部腐败案件的频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7万人,这一数字较2023年全年增长明显,显示基层反腐形势依然严峻。
农村基层干部腐败案件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从山西省右玉县冯魁优亲厚友、骗取扶贫资金,到海南省陵水县郑德荣在政府采购中虚增购船款,再到安徽省全椒县田守芹违规领取低保金,这些案例揭示了基层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吃拿卡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优亲厚友等。这些行为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
以江西省寻乌县文峰乡黄坳村村主任谢某怀案为例,可以更深入地剖析基层权力监督缺失的问题。谢某怀酒后在村委会无故打伤工人,持刀威胁村干部,甚至在扶贫工作微信群中威胁恐吓乡、村领导干部。这些行为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与基层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密切相关。虽然最终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被查处,但此类案件的发生本身就是一个警示。
专家建议,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层腐败问题,必须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的防治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纪检监察、巡察、审计监督的贯通融合;设置专门的村一级纪检监察机构,实行融入式监督;建立线索摸排承诺制,压实各级责任,确保监督力量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山东平度村主任纵火案再次敲响了警钟。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村干部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公职人员,其行为直接关系到党的政策能否有效落实,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因此,加强村级权力监督,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更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织密监督网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乡村振兴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