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腿抽筋高发?中医教你几招轻松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腿抽筋高发?中医教你几招轻松应对!

引用
澎湃
5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99632
2.
https://herbalgy.com/%E5%81%A5%E5%BA%B7%E8%B3%87%E8%A8%8A/4%E9%A1%9E%E4%BA%BA%E5%A3%AB%E5%AE%B9%E6%98%93%E7%AA%81%E7%84%B6%E8%85%B3%E6%8A%BD%E7%AD%8B%EF%BC%81%E4%B8%AD%E9%86%AB%E5%88%86%E4%BA%AB%E5%B8%B8%E6%8A%BD%E7%AD%8B%E9%A1%9E%E5%9E%8B%E3%80%81%E5%8E%9F/
3.
https://public.xingyang.gov.cn/D280502X/8857207.jhtml
4.
https://www.ucn.org.hk/zh-hant/health-education/health-article/cm-articles-14Aug24/?back=/zh-hant/
5.
https://www.edenclinic.hk/2024/07/%E7%B3%96%E5%B0%BF%E7%97%85%E5%B8%B8%E6%8A%BD%E7%AD%8B%EF%BC%8C%E4%B8%AD%E9%86%AB%E6%9C%89%E8%A8%88/

冬天到了,腿抽筋成了很多人难以避免的问题。中医认为,腿抽筋不仅是因为缺钙,还可能与寒湿入侵、气血不足有关。通过针灸、艾灸及按摩等手法,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同时起到长期调理作用。例如,艾灸足三里穴和承山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按摩小腿肌肉也有助于快速放松。此外,保持温暖、合理运动和饮食调整也是预防腿抽筋的重要措施。快来试试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吧,让你的冬天不再被腿抽筋困扰!

01

中医眼中的抽筋:不只是缺钙那么简单

在中医理论中,抽筋属于“筋攣”的范畴。中医认为,筋是肌肉的物质基础,是人体肌肉活动的根本。《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提到:“筋者,所以系骨也”。抽筋的发生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湿邪阻滞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将抽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筋攣(脚筋挛缩):主要由肾虚、肝肾亏损、血虚、湿邪阻滞引起。
  2. 筋痿(脚筋软弱无力):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所致。
  3. 筋痙(脚筋抽筋、痉挛):常见于肾虚、肝肾不足、湿热阻滞等证候。
  4. 筋痲(脚部筋肉麻木):多与血虚、瘀血凝滞有关。

抽筋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 肝主筋,肾主骨,二者虚弱导致筋骨失养,容易突然痉挛。
  • 脾虚不能健运肢体,湿邪阻滞经络,易引发运动后抽筋。
  • 肾藏精髓,主掌骨骼筋脉,肾虚则生命之本不足,肌肉易痉挛。
  • 肝主疏泄,若亏虚则筋脉失养,出现局部抽筋。
  • 脾主肌肉,若虚弱则津液失调,肌肉代谢受阻。
02

中医治疗抽筋的特色方法

中医治疗抽筋讲究辨证施治,从整体调理入手,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1. 外治调理:
  • 使用含有薄荷脑和活血化瘀成分的外用药油,按摩小腿、足踝和大腿,可以活血通络和缓解肌肉痉挛。
  • 在工作前后,重复用磁力按摩和外用药物按摩患部深处,改善足踝、小腿、大腿及膝关节的循环,预防代谢废物滞留导致的脚抽筋,改善小腿微循环。
  1. 内治调理:
  • 通过辨证论治,服用中药调理整体体质和内循环问题,从而减少抽筋情况。
  1. 局部调理:
  • 先用磁力按摩,找出患部深层的压痛点,定点用外用药物按摩1分钟,可改善小腿部位的血液循环、淋巴回圈。
  • 晚上可用手轻拍打小腿大腿内外两侧,改善足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能量供给,减少抽筋。
  • 睡前使用含薄荷脑的健络通药贴,缓解每天疲劳,减少小腿代谢废物累积。
  1. 特色疗法:
  • 熏蒸疗法:通过熏蒸腿部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 点穴按摩:通过对腿部推、按、捏、揉,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
  • 针灸:在特定穴位插入细针,调整体内气血流动,减轻肌肉紧张。
  • 推拿:通过按摩和施加适当压力,调整气血流动,缓解紧张的肌肉。
  • 艾灸:使用燃烧的艾草热敷特定穴位,温暖身体,促进气血流通。
03

日常预防:从生活细节做起

  1. 保持适当运动:
  • 避免久坐久站,注意良好的步姿和坐姿。
  • 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过高鞋跟和过度支撑。
  • 进行足尖运动:手扶桌椅,赤足脚尖着地并尽量将脚后跟抬起站立,持续10秒钟后放下,数秒后再继续,反复进行10~15分钟,早晚各1次。
  1. 注意保暖:
  • 夜间入睡时选择保暖的寝具,并将被褥拉松一些避免压迫。
  • 运动时根据气温调整穿搭,并做好热身运动及放松运动。
  1. 合理补钙:
  • 注意补充钙质,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钙剂。
  1. 保持水分平衡:
  • 适当补水,水能起到放松神经、松弛肌肉、减少抽筋的作用。
  1. 改善睡眠姿势:
  •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睡姿,防止局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
  1. 饮食调理:
  •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钙、钾、镁等矿物质的食物。
  • 适量补充含钾、钙、镁的食物或电解质饮料。

抽筋虽是常见症状,但若频繁发生且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问题。中医治疗抽筋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通过针灸、艾灸、按摩等方法,配合合理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缓解抽筋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