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聚会喝酒脸红?小心身体拉警报!
春节聚会喝酒脸红?小心身体拉警报!
春节即将到来,亲朋好友聚餐时难免会喝上几杯。然而,有些人喝酒后会出现脸红的现象,这其实是一种危险信号。科学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与一种叫ALDH2基因突变有关,会导致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活性下降,无法有效清除酒精代谢产生的毒素——乙醛。长期堆积的乙醛不仅可能导致头痛、心跳加速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增加患食道癌、肝癌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在春节期间,我们应量力而行,适度饮酒,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为什么有些人喝酒会脸红?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喝酒脸红与人体内的ALDH2基因密切相关。当人们饮酒后,体内的乙醇(酒精的主要成分)首先被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由乙醛脱氢酶(ALDH2)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排出体外。
ALDH2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全长43.438bp,编码乙醛脱氢酶和硝酸酯酶两种异构酶,主要分布在人体肝脏微粒体中。ALDH2基因有三种类型:
- 纯合野生型(ALDH211):代谢能力强,酶活性好,解酒能力强,可适量饮酒
- 杂合突变型(ALDH212):代谢能力偏弱,部分酶有活性,解酒能力较差,须控制饮酒
- 纯合突变型(ALDH222):代谢能力很差,酶几乎无活性,解酒能力很差,最好不喝酒
在中国人群中,携带ALDH2突变基因的人群占比将近35%,也就是说,我国近35%的人是不宜喝酒的。ALDH2基因正常的人,具有正常的ALDH2酶活性,能及时将大部分乙醛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不影响身体健康;ALDH2基因发生突变的人,ALDH2酶活性降低或丧失,不能快速完成乙醛代谢过程,导致乙醛在体内大量聚集,使突变携带者在喝酒后会有脸红等不适反应。
喝酒脸红有哪些健康风险?
增加癌症风险:乙醛是一种强致癌物,会增加口腔癌、食道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研究显示,喝酒脸红的人如果每天喝两瓶啤酒,患食道癌的风险是不脸红者的6-10倍。
增加抑郁症风险:2022年韩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不脸红的人相比,喝酒脸红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了23%。这可能与乙醛在体内的积累有关,乙醛会与压力相关的肽相互作用,引发抑郁状态。
加速衰老:最新研究发现,乙醛等醛类物质会诱导DNA-蛋白质交联(DPCs)的形成,干扰DNA复制和转录,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会导致细胞死亡,加速衰老过程。
科学饮酒建议
对于不喝酒脸红的人来说,男性每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白酒75克),女性每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白酒50克)。
而对于喝酒脸红的人来说,由于ALDH2基因突变导致的乙醛代谢障碍,建议最好完全避免饮酒。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也要严格控制饮酒量,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饮酒。
结语
春节聚餐时,面对亲朋好友的劝酒,喝酒脸红的人一定要勇敢说“不”。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对家人负责。记住,真正的感情不是靠酒来维系的,理性饮酒,健康生活,才能让我们的春节过得更加愉快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