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朱·马哈拉季逝世:印度舞蹈界的巨大损失
比朱·马哈拉季逝世:印度舞蹈界的巨大损失
2022年1月16日,印度著名卡塔克舞大师比朱·马哈拉季(Birju Maharaj)在新德里逝世,享年83岁。这位被誉为“印度梅兰芳”的艺术巨匠的离世,不仅是印度古典艺术界的重大损失,更是整个文化界不可弥补的遗憾。
比朱·马哈拉季出生于1938年2月4日,原名杜赫·哈兰(Dukh Haran),后改名为布里吉莫汉(Brijmohan),这是印度教神祇克里希纳的同义词。作为卡塔克舞领域的泰斗,他是勒克瑙派(Lucknow gharana)的杰出代表,以其优雅、细腻的面部表情和流畅的动作著称。
勒克瑙派卡塔克舞在阿萨夫·乌德-道拉(Āṣaf al-Dawlah)和瓦吉德·阿里·沙(Wajid Ali Shah)统治时期发展起来,以优雅、细腻的表情和流畅的动作闻名。比朱·马哈拉季将这种舞蹈形式推向了新的高度,他将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抒情歌曲(thumris)和波斯诗歌(ghazals)融入表演中,使卡塔克舞成为一种诗意的艺术形式。
除了在舞台上的辉煌成就,比朱·马哈拉季还积极投身电影事业,将卡塔克舞的魅力传播到更广阔的领域。他为多部宝莱坞电影编舞,其中包括1977年的《大棋局》(Shatranj ke Khilari)、2002年的《Devdas》以及2015年的《Bajirao Mastani》。其中,他凭借《Bajirao Mastani》的编舞获得了Filmfare最佳编舞奖。
在教学方面,比朱·马哈拉季独树一帜。他善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解释舞蹈动作,将戏剧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使卡塔克舞更加生动有趣。他常常亲自扮演罗陀(Radha)和其他牧牛女(gopis)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舞蹈的情感内涵。
比朱·马哈拉季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他获得了众多荣誉,包括1964年的Sangeet Natak Akademi奖、1986-87年的Kalidas Samman、1986年的Padma Vibhushan、2012年的国家电影最佳编舞奖以及2016年的Filmfare最佳编舞奖。
比朱·马哈拉季的离世,让整个印度艺术界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从印度总理莫迪到普通民众,纷纷对比朱·马哈拉季表示悼念。他的离去,不仅带走了一位艺术大师,更带走了印度古典艺术的一段传奇。然而,他的艺术精神和教学理念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舞者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