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推出听障版和视障版无障碍转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推出听障版和视障版无障碍转播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jr.org.cn/news/media/content/post_1519703.html


为了更好地推广“无障碍与适老化”概念,让全国超4500万视听障碍人士及数千万高龄老人也能感受到春晚的温暖与人文关怀,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进行了大胆创新,推出了听障版和视障版无障碍转播。图为听障版春晚无障碍转播彩排现场。

从1983年赵忠祥在央视春晚送上新春祝福开始,春晚就成为了中国人特有的集体记忆。作为全球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春晚像一面特殊的镜子,映照着时代的变迁。2025年,春晚在技术创新和人文关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推出了听障版和视障版无障碍转播。

借助AR技术,手语演员置身于虚拟现实环境,对节目进行手语解说;AI技术实现了智能同期字幕,让听障人士“看见”春晚的声音。同时,通过播音员等人士对春晚节目进行声音解说,让视障人士更好地“听”懂春晚。这些创新举措,让全国超4500万视听障碍人士及数千万高龄老人也能感受到春晚的温暖与人文关怀。

“无声胜有声”的十二号演播室

2024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编导赵智晖向2025年春晚总导演于蕾提交了一份《对 2025 总台春晚无障碍传播的思考》。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赵智晖,将无障碍转播纳入了关于春晚的设想。

在最初的方案里,赵智晖想使用“手语 +AI”,用手语数字人的方式对节目内容进行翻译。但导演组在收集听障群体意见时发现,这一想法在听障群体中存在很大的争议。听障人士在用手语交流时,不只依赖于手势,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也是信息传达的重要部分。

经过近两个月的前期调研,导演组第一次来到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排练厅。他们选中了13位听障演员,由他们对演出进行手语转播。其中,郭家聚听力损失达120分贝以上,即使把播放器的音量放到最大,也只能勉强听到一些节拍。他根据演唱视频,用自己独特的记录方式将所有曲谱转写,歌词和节奏型一一对应。

整个艺术团都为了这次春晚的无障碍转播倾尽全力,希望能献上一台完美的听障版春晚。在2025年春晚第一次彩排时,总台将第十二演播室作为彩排和转播场地。赵智晖打印了一张大大的纸——“无障碍转播 第十二演播室”贴在春晚后台走廊连接演播室的拐角处,他想让路过的人一眼就看到,这里有一群听障演员和大家一起在为春晚努力。

从一个节目到一整场手语演出

提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春晚节目,2005年登上春晚舞台的《千手观音》在20年后的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现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的演员,很多都是小时候在春晚看到了《千手观音》后开始热爱舞蹈。2008年,听障舞蹈演员陈静加入了艺术团。2021年,陈静将自己制作的手语舞《孤勇者》上传到短视频平台,飒爽的手语配合歌曲有力的鼓点,坚毅、倔强的表情完美贴合歌词,被诸多网友转发、评论。

13位听障演员都像陈静一样想把自己的节目演好,邰丽华不时会给导演组发他们练习的视频,有吃饭时仍然在看曲谱的,还有演出间隙对着手机练习动作的,更多的是在排练厅,他们三五成群,听力好些的帮听力程度差的打节拍,他们把手高高举起再重重落下,就是在提醒对方间奏结束,表演要开始了。

让春晚“零时差”

2025年1月10日,春晚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郑璇与两位听障骑手杨英博、刘一飞一同进入春晚无障碍转播的后台观看春晚彩排,共享艺术之美的同时,提出自己对无障碍转播的建议。接到“春晚体验官”的邀请函时,听障骑手刘一飞刚结束一天的工作,他马上和父母视频通话,用手语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能到春晚彩排现场看节目,实在是太开心了。”

相比听障群体对语言类节目字幕的需求,视障版无障碍转播的难点在对视觉艺术的口述呈现上。今年导演组则邀请了广播主持人、配音演员、舞蹈家、演员和中国首位视障播音主持硕士毕业生董丽娜参与本次解说工作,数位嘉宾以不同风格在各类节目之前和表演间隙以口述影像的方式加入解说词,在总台音乐之声、经典音乐广播、文艺之声等广播频率,以及总台云听客户端、央广网等新媒体平台温暖呈现,让春晚听起来更加准确生动。

2025年春晚舞台造型宛如一柄“如意”连接主舞台和观众席,观众席设置在如意柄的两边,拉近观众与演员的距离,打造春晚大联欢的沉浸感和互动感,传递事事如意的喜气福气。春晚无障碍转播则将视障、听障人士与健全人链接,无障碍设施和文化服务不仅局限于特殊人群,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

对于春晚而言,无障碍转播亦意义非凡。总台春晚总导演于蕾表示,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的当下,春晚创作能够涉足这片助残文化服务的“蓝海”,十分有幸。春晚无障碍转播,无论最终成果如何,都将被载入史册。随着时代的发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正日益受到重视,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春晚也要紧跟步伐,这项工作能够点燃8500万残疾人,链接2亿多人,其意义远超实际操作本身,极大地拓展了春晚的内涵与外延,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还将持续深耕。

一个节日庆祝了上千年,一份欢乐延续了上千年。春晚作为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成为凝聚海内外同胞侨胞的感情纽带,成为展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和精神风貌的世界之窗。春晚是春节的标志之一,于中国人而言,它绝不仅仅是一台晚会,它是团圆的象征、文化的传承,更是时代的印记。这一次,春晚无障碍转播为所有人抹平障碍,用欢乐与感动创造一台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大联欢,这是我们共同的春晚,共同的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