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伤“心”:从数据看烟草危害与科学戒烟之道
吸烟伤“心”:从数据看烟草危害与科学戒烟之道
最新研究显示,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对中国人口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李志徽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主动吸烟导致超过970万例未出生人口,二手烟暴露更是导致超过1085万例未出生人口,这些数字相当于2023年出生总数的1.08倍和1.21倍。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烟草对生育力和妊娠结果的严重影响,更进一步证实了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对心血管健康的巨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约有一半的心脏病死亡与吸烟有关。吸烟不仅影响个人健康,更会对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吸烟: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是全方位的。点燃一支烟,7000多种化学物质随之进入体内,其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伤害心脏和血管:
影响心率:尼古丁等物质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快速升高。研究显示,吸烟时心率会显著上升,即使在吸烟后20分钟内,心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降低血液含氧量:一氧化碳会减少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迫使心脏更加努力工作以满足身体需求。
损害血管健康:吸烟会通过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好胆固醇”水平,增加“坏胆固醇”,导致动脉斑块沉积,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研究数据表明,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2倍。即使每天只抽一支烟,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增加119%。
二手烟:无处不在的心血管杀手
二手烟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它不仅包括燃烧的香烟或烟斗产生的烟雾,还包括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任何数量的二手烟都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增加血栓风险:二手烟会使血液中负责凝血的细胞(血小板)变得更黏稠,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损害动脉功能:二手烟会导致动脉无法正常扩张,这种状况叫做内皮功能障碍,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
引发炎症:二手烟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动脉内膜,导致动脉肿胀并变得僵硬,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研究发现,在实施禁烟法的地区,心脏病发作率显著降低。这充分说明了控制二手烟暴露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影响。
三手烟:被忽视的健康隐患
除了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三手烟指吸烟之后残留在头发、皮肤、衣服、家具、窗帘、墙壁、床铺等各种物体表面的污染。三手烟中含有尼古丁、致癌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父母只在室外吸烟,儿童体内尼古丁代谢物浓度仍为父母不吸烟的儿童的7倍。因为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容易在地上爬或接触各种被污染的物体,抓到东西往嘴里塞。因此儿童长期处在三手烟环境中可能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重金属中毒和白血病等。
戒烟:为心脏健康按下重启键
戒烟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在任何年龄戒烟都能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
延长预期寿命:35岁前戒烟可避免90%吸烟引起的心脏病,60岁戒烟后,5年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继续吸烟者低10%。
降低疾病风险:戒烟后,心脏病、中风、肺癌等多种疾病的风险都会逐渐降低。即使在发生吸烟相关疾病后,如冠心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戒烟仍能带来健康益处。
科学戒烟:成功率提升4倍
戒烟并非易事,但选择正确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科学戒烟方法包括心理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研究显示,通过规范的戒烟服务,成功率可从5%提升至40%。
目前,许多城市都设有专业的戒烟门诊,提供个性化戒烟方案。专业医师会根据吸烟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戒烟计划,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随访,帮助吸烟者达到戒除烟瘾的目的。
全民行动:共建无烟环境
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已经得到充分证实。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
吸烟者:尽早寻求专业帮助,制定科学戒烟计划。
非吸烟者:主动远离吸烟环境,维护自身健康权益。
社会各方:支持控烟政策,推动无烟环境建设,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氛围。
吸烟是可预防的主要死因,每年导致全球超过700万人和美国超过48万人死亡。如果当前趋势持续,到2030年,烟草每年将夺去全世界超过800万人的生命。让我们携手行动,为心脏健康按下重启键,共创一个无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