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蛟龙行动》:120米潜艇如何在青岛东方影都“下水”
揭秘《蛟龙行动》:120米潜艇如何在青岛东方影都“下水”
8000万一艘的“龙鲸号”,中国电影史上最大规模的潜艇建造
在青岛东方影都的拍摄基地里,一艘长120米、宽11米、高16米的庞然大物静静停靠在水池边。这艘被称为“龙鲸号”的潜艇,是电影《蛟龙行动》的核心道具,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大规模的潜艇模型。
这艘潜艇并非简单的模型,而是按照真实潜艇1:1的比例打造,内部设有9个独立舱室,包括鱼雷发射区、作战控制中心、导弹储存间等。为了追求极致的真实感,剧组甚至对潜艇内部的电线布置和螺丝钉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据剧组透露,整个“龙鲸号”的制作耗时4个多月,动用了近200名美术设计师,高峰期现场工作人员超过1300人。这种规模的制作,在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
“魔鬼导演”林超贤:亲自下水拍摄,发烧也要坚持
在《蛟龙行动》的拍摄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魔鬼导演”的林超贤。这位以严格著称的导演,不仅要求演员们在艰苦环境下完成拍摄,自己更是身先士卒。
在零度以下的寒冷天气里,林超贤常常亲自下水拍摄。即使发烧,他也坚持在水中工作,有时甚至需要90度倒挂拍摄。这种敬业精神让所有演员都为之折服。
演员们的“魔鬼训练”:在生理极限中挑战自我
为了完成这部电影,演员们也经历了严酷的训练。黄轩、于适、杜江、蒋璐霞等主演不仅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还要接受专业的潜水训练。有的演员在训练中一度失去意识,但没有人退缩。
蒋璐霞在拍摄水下戏份时,即使在生理期也坚持下水。她回忆说:“当时气温是零下,导演发着烧下水,一拍就是一天。导演特别辛苦,也给了我们很多力量,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50余种场景,17000小时的匠心制作
除了“龙鲸号”潜艇,剧组还搭建了50余种不同背景设定,包括海上石油平台、秘密水下基地等重要场景。为了确保真实性,剧组邀请了多位专业潜艇操作员及鱼雷专家作为顾问。
在道具制作方面,剧组更是精益求精。从各种类型的先进武器系统,到声呐探测器等高科技装备,每一件道具都经过精心设计。为了满足特殊拍摄需求,剧组还自行研发定制了专用潜水设备。
中国电影工业的新高度:不止是视觉奇观
《蛟龙行动》的制作规模和难度在中国电影史上都是罕见的。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更体现了中国电影人对品质的追求。
正如导演林超贤所说:“拍摄这样一部潜艇题材的电影,就像是进行一次科学研究项目。”从潜艇内部复杂的机械构造到指挥舱内精密的仪器面板,再到武器系统的操作流程,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深入研究与精心设计。
这部投资约10亿元的电影,不仅是对观众的一片诚意,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向世界展示实力的一次机会。当观众走进影院,感受到这艘钢铁巨兽的呼吸与心跳时,相信会为中国电影工业的飞速发展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