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背后的光线传媒:从商标布局到IP帝国
《哪吒之魔童闹海》背后的光线传媒:从商标布局到IP帝国
2025年春节档,一部动画电影再次点燃了全民观影热潮。《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上映第9天,以57.79亿元票房超越《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宝座。这部由光线传媒主投的动画巨制,不仅在票房上创造奇迹,更在商业布局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野心。
提前布局:商标注册全覆盖
与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相比,光线传媒这次在商业布局上明显更加成熟。早在2023年6月,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就提前注册了多件“哪吒之魔童闹海”商标,覆盖教育娱乐、餐饮住宿、广告销售等多个领域。此外,还注册了“魔童哪吒”、“哪吒降世”、“魔丸哪吒”等多个相关商标。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光线传媒对IP价值的深刻理解。与前作上映后才匆忙注册商标不同,这次的提前布局有效避免了商标被抢注的风险,也为后续的IP开发奠定了基础。
爆款衍生品:从手办到卡牌全线告急
随着电影热度的持续攀升,相关衍生品的销售也异常火爆。泡泡玛特推出的《哪吒2》天生羁绊系列手办,上架仅两天便已售罄,线上“抽盒”处于排队状态,发货日期更是排到了5月。在二手交易平台,部分款式的价格已经翻倍。
与电影同步上线的FunCrazy联动《哪吒2》手办众筹,截至2月6日,实时众筹金额已突破1500万元。其中,敖光手办单款销量突破万件,包含敖光在内的多个价位档第一批众筹火速售罄。本次众筹速度相较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提升超100%,并连续两日登上淘宝热搜榜,最高冲至TOP2。
卡游哪吒卡牌同样销售火爆,部分款式甚至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价格翻倍。据泡泡玛特方面透露,由于电影的火爆,他们紧急调整了生产计划,积极补货。
IP运营:从滞后到同步的转变
与《哪吒之魔童降世》衍生品滞后发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次的IP授权开发明显更加成熟。光线传媒提前一年半就开始布局,做到了与电影同步上市。衍生品品类也更加丰富,涵盖了潮玩、手办、雕像、卡牌、文具、食玩、徽章、立牌、出版物、毛绒产品、生活用品等多个领域。
这种转变反映了国产电影IP运营模式的升级。以前,国内IP运营方对周边的重视程度不够,IP的运营开发也不够深入。而现在,电影IP版权方开始重视IP的长期运营与粉丝维护,并希望通过衍生周边维持IP热度。
未来展望:光线传媒的IP帝国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为光线传媒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其在动画电影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据东吴证券预计,《哪吒2》有望给光线传媒贡献11亿-12亿元收入和8亿-10亿元利润。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次的成功也为光线传媒打造IP帝国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提前布局商标、全面开发衍生品,光线传媒正在构建一个以优质IP为核心的文化生态系统。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看到更多精彩的动画电影作品,以及更加丰富的IP衍生品。
行业启示:国产电影IP运营的新阶段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标志着国产电影IP运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最初的滞后开发到现在的同步规划,从单一的票房收入到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国产电影正在逐步建立起成熟的IP运营体系。
据《全球授权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在授权商品和服务的零售额约137.7亿美元,首次赶超德国,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日本,跃居全球第四大授权市场。这表明,中国的IP授权市场正在快速成长,国产IP的商业价值正在被充分挖掘。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为国产电影IP运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证明了,通过精心的商业布局和IP开发,国产电影不仅能在票房上取得成功,更能在衍生品市场上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这无疑将激励更多的电影制作方重视IP运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