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程童美陷入经营危机,多地校区停课引发关注
童程童美陷入经营危机,多地校区停课引发关注
2025年1月,国内知名编程教育机构童程童美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经营危机。多个城市的校区突然停课,教师被拖欠工资,家长的预付款难以追回,这场危机不仅让众多家庭陷入困境,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培训机构经营状况的深度思考。
突如其来的停课
1月13日,成都的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刚交了钱,结果今天就跑路了。”这则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随后,杭州、武汉、长沙、惠州等多个城市的家长陆续反映,童程童美在未做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停课,校区大门紧闭。
一位来自成都的家长表示:“2025年1月12日还正常上课,1月13日早上突然发信息给家长说机构停课,总公司负责人跑路了……”在家长维权群内,各地维权家长纷纷转发相关信息,统计显示涉及的未上完课程金额十分庞大。
财务困境与管理危机
童程童美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其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总额仅增长0.9%,从2023年同期的5.985亿元人民币增至6.041亿元人民币。这一微弱的增长难以支撑公司的运营需求,特别是在公司完成业务剥离、转向STEM教育服务后。
公司管理层的频繁变动也加剧了经营困境。近年来,童程童美多次更换CEO,公司股权多次被冻结,关联企业面临多项强制执行风险。2024年11月,公司再次更换CEO,孙滢因健康原因调任国际业务总裁,唐晓澜接任CEO一职。然而,管理层的变动并未能扭转公司的经营困境。
家长与教师的双重困境
面对突如其来的停课,家长和教师都陷入了困境。教师们反映,公司拖欠工资、无法经营,甚至有教师表示高层“卷款跑路”。家长们则面临着预付款难以追回的困境,有的家长一次性支付了4万多元的课程费用,仅几天后机构就关闭了校区。
一位上海的家长陈女士表示,她已经为孩子在童程童美购买了5年多的课程,目前还剩3万多元未使用。她和其他家长一起,在校区门口等待公司的回应,但始终未能得到明确的解决方案。
行业反思与启示
童程童美的危机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困境,更折射出整个教育培训行业面临的挑战。专家指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教育机构的审查和管理,特别是对收费行为和财务透明度的监管。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也应承担更多责任,提升教育机构的合规意识和行业标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当下教培机构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和监管层面需要相互配合。他解释道:“目前有‘一次性收费不能超过3个月,金额不能超过5000元’的相关管理规定,但是企业和家长往往不配合这些规则,比如有的机构跨年度收费,金额远远超过了5000元,家长为了折扣或者优惠也会无视、隐而不发。”
此次事件也提醒广大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要对机构进行认真的资质把关,不能轻信机构的宣传,要配合并监督相关规定的执行。同时,教育培训机构也应时刻保持警醒,将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建立健康的运营模式,确保可持续发展。
结语
童程童美的危机尚未结束,其未来走向仍不明朗。这场危机不仅考验着公司的应对能力,也促使整个教育行业重新思考: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坚守教育的本质,为孩子们提供真正优质、可持续的教育服务。我们期待童程童美能够尽快找到解决方案,也期待整个行业能够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实现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