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垃圾分类创新举措打造绿色家园
玉溪市红塔区:垃圾分类创新举措打造绿色家园
近日,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全面升级垃圾分类系统,通过投放新型封闭式垃圾分类收集箱、建设垃圾分类转运中心和焚烧发电厂等举措,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创新设施引领垃圾分类新风尚
在红塔区元江县城区,18套新型封闭式垃圾分类收集箱已“组团上岗”。这些收集箱采用蓝、绿、红、灰四种颜色区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配有清晰的投放指南。邮电小区居民马先生表示:“自从小区安装了垃圾分类收集箱,我们逐渐养成了分类投放的习惯,小区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
智能化处理让垃圾“变废为宝”
在高仓垃圾分类转运中心,一辆辆满载垃圾的转运车有序进场。这些垃圾经过中端处理后,被运送至玉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发电厂内,垃圾经过7至10天的发酵,通过8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焚烧转化为清洁电力。据统计,自2021年6月投产以来,该发电厂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67.12万吨,发电2.26亿度,其中上网电量达1.85亿度。
多元化宣传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为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红塔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市民养成分类投放习惯。同时,利用媒体平台发布分类小贴士,举办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科技赋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在末端处理环节,红塔区积极探索资源化利用途径。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约12万吨炉渣被用于生产建筑材料,仅有3%的飞灰经过螯合固化后进行卫生填埋,有效缓解了土地占用压力。此外,湿垃圾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热电联产,餐厨废弃油脂则经预处理后售给有资质的深加工企业,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成效显著赢得市民点赞
目前,红塔区每天约有530吨生活垃圾需要清运,发电厂的日处理能力达700吨,不仅满足了红塔区全部生活垃圾的处理需求,还协同处理了其他县(市、区)的生活垃圾。市民普遍反映,垃圾分类收集箱的设置让垃圾投放更加便捷,同时也提升了大家的环保意识。
玉溪市红塔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城市垃圾处理难题,更推动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建设美丽、健康的城市环境迈出了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