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豌豆种植全攻略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豌豆种植全攻略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季豌豆种植的关键时期!为了帮助大家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我们特别整理了春季豌豆种植的全流程技巧,从品种选择、土壤准备到田间管理,让您轻松掌握科学种植方法。
选好品种是基础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因此选择耐寒、抗病的品种至关重要。推荐选用赤花绢英、甜脆豌豆等品种,这些品种既能适应春季低温环境,又能保证产量和品质。
土壤准备要充分
豌豆对土壤的要求虽然不严格,但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成,建议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土壤pH值应保持在6.0至7.5之间。在播种前,需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同时,整地时要确保土壤细碎平整,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播种技巧是关键
播种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豌豆种植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合理安排。过早播种可能会遭遇倒春寒,过晚则会影响产量。
播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是保证高产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每亩播种量为4-5千克,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种前可以进行浸种催芽,室温下浸种2小时,5℃~6℃的条件下处理5~7天,当芽长至5毫米时播种。
田间管理是保障
浇水:豌豆对水分的需求适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以免引起病害。出苗前不浇水,在现蕾前浇小水,现蕾至开花期浇头水。
施肥:开花结荚期需要追肥3次,第一次于抽蔓旺长期施用,亩施复合肥15千克,或人粪尿400千克;结荚期追施磷钾肥,亩施磷酸二铵15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可以提高产量。开花后豆荚长到2-3厘米,追肥浇水,伴随浇水每亩施尿素15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
搭架:当植株卷须出现要及时搭架,可以竹竿插单排立架,人工引蔓上架或绑蔓。植株长到15节时进行摘心,要将下部老叶、黄叶进行摘除,改善通风透光,防止落花落荚可以喷施防落素喷雾。
病虫害防治:春季豌豆生长期间需要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是高温多雨天气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合理使用农药。
应对倒春寒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易受倒春寒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可以选择在冷尾暖头播种,避开低温期。同时,可以通过覆盖地膜或小拱棚来提高地温,保护幼苗。在寒潮来临前,还可以通过灌水来提高土壤温度,减轻冻害影响。
适时采收
食嫩梢是可以随时采收,食嫩荚在籽粒还没饱满时即可采摘。一般在开花后10天左右嫩荚充分肥大,但籽粒没饱满,颜色鲜绿就可以进行采收。
通过以上技巧,相信您一定能在今年的春季豌豆种植中获得丰收!祝您有个好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