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读聊斋》② | 聂小倩为何是最受欢迎的女鬼?
《马瑞芳读聊斋》② | 聂小倩为何是最受欢迎的女鬼?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是中国志怪小说的杰出之作。其中,《聂小倩》是这部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之一。
初遇小倩
可能因为张国荣和王祖贤演过电影《倩女幽魂》,聂小倩便成了《聊斋》中最有观众缘的女鬼。
聂小倩是美丽善良的女鬼,但她在小说开始时,披着跟美女画皮的恶鬼,是同类角色,她用美色害死不止一人。
蒲松龄让她经过道德修炼,从害人艳鬼变成了活人贤妻。
为什么同样是害人的鬼,《画皮》的恶鬼被道士彻底消灭,而聂小倩却花好月圆,结婚生子,而且两个儿子都做了官?
那是因为,聂小倩遇到的,不是见了美女就迈不动腿的王生,而是铁骨钢肠的宁采臣。
篇名为《聂小倩》,蒲松龄首先郑重推出的却是男主角:“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
这几句话,包含三层深刻内容:
第一,宁采臣是浙江人,所以他的故事在金华发生。
第二,他为人慷慨爽快,有棱角,品行端方。
第三,他不和妻子之外的任何女人发生情色关系。
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在那个时代,男人可以娶妾嫖妓,寻花问柳,而宁采臣不贪女色,为人严谨。
宁采臣的个性是整个小说的支点,文艺理论家喜欢说“性格决定命运”,宁采臣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也决定了聂小倩的命运。
穷苦读书人住不起旅店,常把寺院作为临时旅店,《聂小倩》开头写宁采臣来到金华寺院,寺院荒废已久,没有和尚,有个人已经在这儿住下。
宁采臣以为他是来参加考试的读书人,聊起来,才得知他叫燕赤霞,陕西人,自然不能参加浙江的科举考试了。
宁采臣找间空房住下,用破草席作床,支块破板作桌子,《聊斋》笔墨极为经济,宁采臣刚刚安顿下来,聂小倩便巧妙出场。
当天晚上月亮很亮,宁采臣难以入睡,听到房间北边有人小声说话,他往窗外一看,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和一个驼背龙钟的老妪,妇人问:
“小倩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不来?”
老妪说:“大概快来了。”
妇人问:“她没有向你发牢骚吗?”
老妪说没有,只是看样子好像不太高兴,妇人又说:“这丫头不宜给好脸色瞧。”
话没说完,有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来了,宁采臣在朦胧的月光下看出她非常漂亮。
老妪说:“背地不要说人,我们两个正谈论你呢,鬼丫头悄没生息地来了,幸亏没说你的坏话。”
老妪又说:“小娘子长得这么端庄美丽,像是画上的美人,老身如果是男人,魂都给你勾走啦。”
少女说:“姥姥不夸奖我,还会有谁夸奖?”
这段对话实际上交代了聂小倩的处境:
她因为替恶鬼引诱人间男子而羞愧不安,妖妇,也可能就是控制聂小倩的夜叉,察觉到她的动向,所以问妖老太婆小倩有没有怨言。
妖老太婆说她没什么怨言,但是愁眉苦脸,聂小倩像画上的美人,但受恶鬼驱使,诱惑杀害人间男子,已害死多个意志不坚定的凡间男子,直到遇到宁采臣。
救下小倩
宁采臣刚要睡去,忽然感觉有人进了房间,起来看,原来是美丽的少女小倩。
宁采臣问小倩有什么事,小倩笑着说:“月夜难以入睡,来跟您亲热。”
宁采臣板起面孔说:“你应当提防别人议论,我也惧怕他人闲话,一步走错,就会丧失廉耻。”
小倩说:“黑天半夜,没人知道。”
宁采臣训斥小倩道:“快走,不然,我喊南边房间的书生啦。”
小倩退出去,一会儿又回来了,拿锭黄金放到宁采臣的褥子上,宁采臣捡起黄金丢到院子里,说:“不义之财,脏了我的口袋!”
小倩惭愧地离开,说:“这汉子真是铁石一般。”
第二天早上,有个兰溪书生带仆人来赶考,住在寺院,晚上,书生死了,又过了一夜,他的仆人也死了。
傍晚,宁采臣把这事告诉了回到寺里的燕赤霞,燕赤霞猜想是鬼作怪,宁采臣生性耿直,对这事不在意,也不害怕。
半夜,小倩又来了,她向宁采臣表示了钦佩,并告知了自己的身世:她叫聂小倩,十八岁死的,葬在寺庙外,被妖物威胁着干下贱勾当。
她说,现在寺里没有她可以害死的人了,恐怕要派夜叉来收拾宁采臣。
宁采臣请教怎么能逃脱,聂小倩说:“你跟燕赤霞住在同一个屋子就可以免除灾祸。”
原来,燕赤霞是个奇人,鬼怪不敢靠近。
宁采臣又问聂小倩,是如何迷惑人的,小倩说:
“哪个人跟我亲热,我就用锥子扎他的脚心,他昏迷了,我就吸了他的血给妖精喝;
如果他不受我的美色诱惑,我就用金子诱惑他,其实那不是真金子,而是罗刹恶鬼的骨头,接受金子的人,心肝就被妖精截取了,这两个办法,因人而异,投其所好。”
宁采臣感谢小倩,并问清楚夜叉何时会来。
这时,小倩哭着说:“我堕落苦海,郎君义气冲天,一定能挽救圣灵脱离苦海,假如郎君肯收拾我的遗骨,运回去安葬,就是给我第二次生命。”
宁采臣毅然答应后,小倩便飘然不见了。
在燕赤霞的帮助下,宁采臣最终逃过一劫,他也信守承诺,将聂小倩的遗骨挖掘出来,用衣被包好,租船回家了。
宁采臣的书斋紧靠荒野,他把聂小倩的坟墓建在书斋外,埋好后,他祭奠说:
“可怜你的魂魄孤苦伶仃,我把你安葬在我的书斋旁,你的歌吟悲哭我都能听到,你不会再受到凶鬼的欺凌,这里有一杯水酒,虽然不很甜美清醇,还请不要嫌弃。”
祭奠完,宁采臣转身想回家,身后有人招呼道:“请慢点儿,等我一起走!”
聂小倩白日现身,欢天喜地地对宁采臣说:“您真讲信义......请带我回家拜见公公婆婆,就是给您做小妾、丫鬟,我也不后悔!”
宁采臣仔细看白天出来的聂小倩:
肌肤白里透红,好像清晨的霞光,三寸金莲翘起如同细细的笋,样貌比夜里看更加美丽婉约,娇艳无比。
宁采臣动心没有?我觉得他有点儿动心,因为蒲松龄是从宁采臣的视角,以赞赏的口吻写聂小倩的面貌。
宁采臣的妻子长期生病,需要有人帮助母亲承担家务,所以他没有马上拒绝聂小倩,更没有训斥她,但也没答应聂小倩。
道德修炼
宁采臣讲究礼仪,他能不能纳妾,能不能收留聂小倩,得禀告母亲,母亲怎么说,他就怎么办。
母亲听了,十分惊奇,宁采臣妻子患病,母亲便告诫他,不要说给妻子听,怕吓坏她,说话间,小倩进来朝着宁母跪拜行礼,宁采臣说:“这就是小倩。”
小倩对母亲说:“孩儿飘然一身,远离父母兄弟,公子庇护我,像雨露滋润枯草,我情愿做他的小妾,报答他的恩情。”
母亲见小倩长得绰约柔弱,十分可爱,才敢跟她说话,她说:
“小娘子愿意照顾我的儿子,老身很高兴,只是我这辈子只有这一个儿子,还要靠他传宗接代,实在不敢让他娶鬼做妻子。”
母亲委婉又毫不通融地拒绝了,聂小倩马上聪明地转换立场,说自己既然没有得到老母亲信任,就请允许她先将宁采臣当哥哥对待。
母亲怜爱小倩心诚,便答应了。
小倩还想拜见嫂子,母亲推说嫂子生病,没让小倩见。
拜见完母亲,小倩马上走进厨房,替母亲做饭,前前后后,穿门入户,一个劲儿忙活,好像她早就熟悉了这个家。
聂小倩从此能在宁家立足吗?仍有困难,白天倒也罢了,聂小倩在劳碌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似乎与常人无异。
真正的考验在晚上,宁母对于把一个女鬼留宿家中很是害怕,小倩看透了宁母的心思,马上离开宁母的房间。
她在宁采臣的书斋坐到二更时分,还不说走,宁采臣便催她离去,小倩愁容满面地说:“我是他乡孤魂,害怕荒凉的墓穴。”
宁采臣可怜小倩,想把她留下,另铺张床给她住,可又怕母亲责备。
这一段描写,一男一女,一人一鬼,写得都很出色,宁采臣仍坚持他生平无二色。
虽然妻子病着,自己在书房用功,也不对美丽的聂小倩动心,聂小倩也绝不动勾引宁采臣的心思。
于是,小倩每天早上都来向宁母请安,捧盆端水,伺候宁母梳洗,操持各种家务,没有一件事不是千万百计琢磨着按照宁母的心思办;
傍晚时分向宁母告别,总是经过宁采臣的书斋,在灯下读一阵子佛经,觉得宁采臣快要上床时,才凄凉地离去。
宁母和小倩一天天熟悉,感情渐渐深厚,对小倩像亲生女儿一般,晚上不忍心让小倩再回墓穴,让她留下跟自己同睡同起。
宁家母子对聂小倩极为溺爱,忌讳说小倩是鬼。
不久,宁采臣的妻子病故,宁母很想让儿子娶小倩,但又担心小倩是鬼,聂小倩这个无比精明的小女鬼,对症下药,给宁母做思想工作。
她告诉宁母,公子命中注定有三个光宗耀祖的好儿子,上天不会因为他娶鬼妻就不给他了。
宁母相信了小倩的话,跟儿子商量迎娶聂小倩,宁采臣很高兴。
宁家大摆筵席告诉亲戚朋友,众人听说宁采臣娶了鬼妻,都想看看鬼妻是什么样的。
聂小倩爽快地盛装出来见客,满堂宾客都瞪大眼睛,丝毫不怀疑小倩是鬼,反而认为她是天仙。
远近亲戚都拿了礼物来祝贺,争相拜识小倩,聂小倩擅长画梅花,大家都以得到她画的梅花为荣。
至此,《聊斋》最有神采的女鬼聂小倩,她的神采不在于她多么漂亮,而在于道德修炼。
小说开头写聂小倩的美,是女鬼害人之美,结尾聂小倩仍然美,也仍然是鬼,人们却认为她是仙。
从鬼到仙,从恶到善,一念之差,只要一心向善,邪鬼也可以改造成活人贤妻,这是《聂小倩》给我们的启示。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脍炙人口的聂小倩的故事,这是一个道德修炼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又会来读哪一个故事呢?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