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蛟龙行动》:10亿投资、4艘1:1潜艇模型,这部军事大片是如何炼成的?
揭秘《蛟龙行动》:10亿投资、4艘1:1潜艇模型,这部军事大片是如何炼成的?
《蛟龙行动》在2025年春节档上映,虽然票房表现不如预期,但其在动作、军事元素上的表现却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这部电影不仅是中国首部核潜艇电影,更是一部展现中国海军实力的力作。然而,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充满了挑战,从1:1潜艇模型的搭建到演员们的艰苦训练,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主创团队的心血。
1:1潜艇模型:4个月打造的“大国重器”
为了真实还原核潜艇的战斗环境,剧组耗时4个月,打造了4艘120米长的核潜艇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外观逼真,内部细节更是精细到仪表盘螺丝钉都严格把控。由于潜艇的信息对外公布的很少,剧组搭建“龙鲸号”的过程,也很像“搞科研”的过程。这种追求真实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电影人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演员训练:零下10度的水下拍摄
林超贤导演对演员的要求极高。在零下10度的天气下,演员们需要长时间在水中拍摄。为了完成水下动作戏,演员们接受了严格的潜水训练。蒋璐霞作为唯一的女演员,即使在生理期也坚持拍摄,展现了军人的坚韧精神。黄轩表示这是他训练时间最长的电影,而杜江则说这次的训练已经到了“不要命”的程度。
导演的挑战:90度倒挂拍摄
林超贤导演亲自下水拍摄,甚至有90度倒挂拍摄的惊险经历。他表示这次拍摄比《红海行动》更艰难,自己都曾“大叫救命”。这位年近六十的导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豁命”拍电影。
机械狗:展现中国科技实力的特效担当
影片中的机械狗是全片的终极boss,展现了中国机械狗技术的实力。这个角色的呈现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机械狗头上顶着机关枪,侧身挂着榴弹发射器,身形矫健,在潜艇内部闪转腾挪无处不在。只要被它扫描到,无论是隐蔽的角落还是复杂的掩体,都将无所遁形。更可怕的是钢筋铁骨,能够轻松抵御来自蛟龙小队成员们的轮番攻击。
10亿投资:打造中国首部核潜艇电影
《蛟龙行动》投资约10亿元,是春节档投资最大的影片,也是国内电影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一部。这笔巨额投资主要用于潜艇模型的搭建、特效制作以及演员的高强度训练。影片中展现的重型装备、武器、军舰,各种编队配合,都是跟作战一样的。这种大手笔的投资,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
结语:一部值得期待的军事大片
尽管《蛟龙行动》在票房上遭遇挫折,但其在制作上的用心和突破值得肯定。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中国海军的实力,更体现了中国电影人在追求真实、突破自我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精神。对于军事迷和动作片爱好者来说,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