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士”20分钟飞抵珠海!粤港澳大湾区低空出行时代加速到来
“空中的士”20分钟飞抵珠海!粤港澳大湾区低空出行时代加速到来
2024年2月,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行演示在深圳至珠海航线上成功完成。由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盛世龙”,仅用时20分钟就完成了这段原本需要2.5-3小时地面车程的跨海跨城之旅。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展示了eVTOL在城市间快速通勤的巨大潜力,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出行带来了新的可能。
盛世龙:20分钟跨越珠江口
盛世龙eVTOL的成功演示,背后是其卓越的技术性能支撑。这款2吨级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采用独特的复合翼构型设计,既能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又能像固定翼飞机一样快速高效巡航。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 最大起飞重量:2吨
- 座位数:5座(4名乘客+1名飞行员)
- 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时
- 航程:超过250公里
2023年,盛世龙创造了2吨级eVTOL单次充电飞行250.3公里的全球航程纪录,并完成了全球首次吨级以上eVTOL三机编队飞行。目前,该机型的核心模组已实现100%国产化,预计将在获得适航证后于2026年开启载人飞行服务。
全球角逐:中国领跑eVTOL赛道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作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吸引了全球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投入。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底,全球eVTOL概念产品数量已超过1000个,涉及430多家设计机构。从技术路线来看,矢量推力推进型和无翼/多旋翼型是最主流的两类设计,分别达到360个和302个。
在全球竞争格局中,中国企业在eVTOL领域持续领跑。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企业的产品已通过型号合格审定(TC),沃极步耀、沃兰特、时的科技、御风未来、小鹏汇天、航天时代飞鹏等多家企业的eVTOL产品也已提交TC取证申请。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到9.8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政策引领:低空经济迎来发展机遇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在政策推动下,各地纷纷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近30个省(区、市)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上海、深圳等城市更是走在前列,积极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发展。
大湾区布局:打造低空经济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动能,已成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2023年,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过13万亿元,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大湾区内部,各城市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布局。深圳依托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已成为全球民用无人机的主要生产基地,拥有1700多家无人机企业,年产值达960亿元。广州则以亿航智能为代表,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到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链。珠海则借助“双航展”的优势,在低空经济领域开展更多落地试验。
未来展望:低空出行改变城市生活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低空出行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专家预测,到2030年左右,飞行汽车的增速将超越工业级无人机,成为低空经济的主导和核心支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指出,低空经济将经历从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到交通级无人机的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盛世龙eVTOL的成功演示,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预示着低空出行时代的到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运营模式的逐步成熟,未来我们或许真的可以像科幻电影中那样,通过“空中的士”实现城市间的快速通勤。而粤港澳大湾区,无疑将成为这场低空出行革命的先行者和重要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