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如何正确挑选加碘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如何正确挑选加碘盐?
9月1日是第14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科学用盐作为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面对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盐产品,你是否感到过困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正确挑选加碘盐,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食盐种类大盘点
市面上常见的食盐主要有三大类:
精制盐:通过离子交换膜电透析法制成,氯化钠含量高,不含其他矿物质,是最常见且价格最便宜的食盐,适合日常烹饪。
天然盐:包括海盐、井盐、湖盐等,保留了较多的微量元素,适合追求天然矿物质的消费者。
功能盐:如低钠盐、加碘盐、无碘盐等,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设计。
加碘盐:补碘还是不补?
我国曾是碘缺乏病流行较广泛的国家之一,上世纪70-80年代的调查显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上海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碘缺乏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过食盐加碘政策,我国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碘缺乏风险。
以北京为例,作为典型的碘缺乏地区,居民日常饮食中需要通过加碘盐来补充碘元素。特别是以下人群更应注意碘的摄入: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碘是胎儿和婴儿大脑发育的关键元素,孕妇每天需要摄入230微克碘,哺乳期妇女则需要240微克。
婴幼儿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碘缺乏会影响智力和体格发育。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碘的吸收能力下降,也需要适量补充。
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加碘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患者,以及对碘过敏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无碘盐。
抗结剂:食盐中的“安全卫士”
有些消费者对食盐中的抗结剂存在疑虑,担心其安全性。事实上,我国允许在食盐中添加的抗结剂如亚铁氰化钾、柠檬酸铁铵等,都是经过严格科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估的。按照国家标准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亚铁氰化钾为例,根据《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每人每天摄入量仅为0.15mg,远低于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0.025mg/kg bw)。而且在正常烹饪条件下,亚铁氰化钾不会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可以放心食用。
健康用盐小贴士
控制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盐量不超过5克。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减盐,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味觉感知会退化,容易摄入过量的盐。
选择低钠盐:低钠盐可以减少20%-35%的钠摄入,同时提供高钾环境,有助于降低血压。但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选择。
注意隐形盐:除了食盐,酱油、味精、腌制食品等也含有大量钠,需要适量食用。
学会看标签: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低的产品。
改变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炖等烹饪方法,减少酱油等调味品的使用,在出锅前放盐,既能保证口感,又能减少盐的摄入量。
科学用盐不仅关乎口味,更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通过了解不同种类食盐的特点,掌握正确的用盐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科学用盐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