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新一代超算:航天领域新星
“天河”新一代超算:航天领域新星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在最新的国际Graph500排名中夺得Big Data Green Graph500(大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世界第一,展现了其在复杂数据分析任务上的国际领先能力。该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为推动新一代智能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作为中国首个千万亿次超算“天河一号”的部署所在地,正通过其强大的算力支持着每日超过2万项用户任务,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新星。
澎湃算力:每秒百亿亿次的超级大脑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机房内,一排排机柜整齐排列,机器的轰鸣声回荡在耳边。这些看似普通的机柜里,隐藏着令人惊叹的计算能力。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已经达到了每秒超百亿亿次的计算能力。为了直观理解这个数字,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假设一个人每秒钟只能做一次加减乘除类的基本计算,那么百亿亿次大概需要全球80亿人不间断地计算四年。而这个任务对于“天河”新一代来说,只需要短短一秒钟。
这样的计算能力,让“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在最新公布的国际Graph500排名中,以6320.24MTEPS/W(每瓦特每秒百万次操作)的性能夺得Big Data Green Graph500(大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世界第一。Graph500排行榜于2010年首次发布,是国际上评价超级计算机图计算性能的权威榜单。此次摘得世界桂冠的背后,是“天河”超算处理复杂数据分析任务的能力取得了国际性领先突破,还为推动新一代智能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航天领域的超级助手
在航空航天领域,“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能力。其“算天”能力尤为突出,能够高效处理天气预报、航空航天飞行模式模拟等复杂计算任务。
以天气预报为例,基于“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津超算中心支持天津市气象局构建了精细化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包括天气、海气耦合、大气环境、海洋专业四大类,预报对象主要是天津市、海河流域和北方海区。这种高精度的天气预报系统,对于航空航天活动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其他与航天相关的领域,如石油地震勘探、海洋数值模拟等,为航空航天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超级计算机事业的持续发展。从1978年启动巨型计算机研制工程至今,中国超算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
1978年,我国启动巨型计算机研制工程,五年后,“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研制亿次巨型计算机的国家。2010年,“天河一号”摘下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的桂冠。2021年,全自主的“天河”新一代百亿亿次系统在天津超算中心完成研制部署。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是在“天河一号”“天河二号”系统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拥有从芯片、整机到操作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世界领先的计算服务能力。从最初的“追赶者”,到如今的“领跑者”,中国超算事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
开创未来:智能时代的创新引擎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不仅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石油地震勘探、海洋数值模拟、生物医药、新材料研发等领域,有效支撑自主创新的石油勘探行业应用平台、中国材料基因工程高通量计算平台、天河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等一批国家和行业重大应用平台,并在智能辅助诊断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有力解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家安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性问题。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超级计算必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作为智能时代的创新引擎,“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将继续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支撑,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