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反诈中心教你保护个人信息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21: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反诈中心教你保护个人信息

近日,昆明海关在打洛口岸查获未申报的手机SIM卡1.15万张,这些SIM卡很可能流向境外电信诈骗集团。这一事件再次敲响警钟: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关键环节。

01

国家反诈中心APP:守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利器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势,国家反诈中心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联合开发了“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款国家级反诈软件,以国家权威推动反诈工作,确保个人信息绝对安全。

APP主要功能

  1. 诈骗预警: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短信、APP风险,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有效封堵诈骗行为。

  2. 线索举报:提供诈骗信息快速举报渠道,用户可以匿名举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3. 风险查询:转账时可确认对方是否为涉案账号,社交场景下可确认对方账号是否涉诈。

  4. APP自查:快速检测手机内安装的可疑应用,精准识别诈骗软件。

  5. 反诈宣传:提供最新的诈骗手法和防范知识,提升用户防骗意识。

  6. 报案助手:提供便捷的在线报案功能,简化报案流程。

如何下载和使用

  1. 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国家反诈中心”并下载安装。

  2. 打开应用,点击“快速注册”,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完成注册。

  3. 完善个人信息,进行实名认证(需要进行人脸识别)。

  4. 开启“诈骗预警”功能,根据提示开启相关权限。

  5. 建议开启所有权限,包括照片访问、视频访问、访问短信、访问通讯录等,以确保预警功能正常运行。

02

个人信息泄露:电信诈骗的源头

个人信息泄露是电信诈骗的重要源头。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包括:

  1. 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如前述案例中,一些电信公司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大量办理和贩卖实名手机卡。

  2. “地推”手段诱骗群众:犯罪分子以搞活动、赠送礼品为由,吸引群众办理手机卡并获取个人信息。

  3. 技术手段非法获取:通过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技术手段盗取个人信息。

  4. 信息转售和共享:已泄露的个人信息在黑市上被多次转售和共享。

03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1. 提高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

  2. 谨慎授权:在使用各类APP时,谨慎授权访问权限,特别是涉及通讯录、短信、位置等敏感信息的权限。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手机中是否存在可疑应用,及时卸载来源不明的软件。

  4. 使用安全软件:除了国家反诈中心APP,还可以使用其他正规的安全软件进行防护。

  5. 及时举报: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或诈骗行为,及时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举报。

  6. 学习反诈知识: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其他渠道,学习最新的反诈知识和技巧。

04

全民参与,共筑反诈防线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反诈防线的一部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人做起,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1. 主动学习反诈知识: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官方媒体等渠道,持续学习最新的反诈信息。

  2. 积极宣传反诈知识:向家人、朋友普及反诈知识,提高身边人的防范意识。

  3. 配合警方工作:发现可疑行为及时举报,配合警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4. 参与社区反诈活动:很多社区会组织反诈宣传活动,积极参与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电信网络诈骗是社会公害,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守护自己和他人的“钱袋子”,共同构建一个没有诈骗的美好社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