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乌尔善揭秘:AI如何助力《封神》特效升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乌尔善揭秘:AI如何助力《封神》特效升级?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24VO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3A037T6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0A06EE400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92183
5.
https://news.ifeng.com/c/8gXRbe75KoV
6.
https://www.techflowpost.com/article/detail_16358.html
7.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10/11/content_26084702.htm
8.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2-11/doc-inczawip0636263.shtml
9.
http://www.sc.chinanews.com.cn/shouye/2024-05-20/209737.html

在2024年电影科技发展创新座谈会上,导演乌尔善分享了《封神》系列电影的创作经验,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电影特效制作中的重要应用。通过AI技术,《封神》实现了高拟真的场景人物和抽象夸张动画演绎,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之中。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影片的视觉效果,也为未来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01

AI技术助力角色设计

在《封神》系列中,最引人注目的AI应用当属角色设计。以殷郊的“三头六臂”法相为例,这一完全存在于想象中的数字角色,从2016年开始设计,历经8年时间,制作团队参考了永乐宫壁画和青龙寺壁画的元素,打造出极具辨识度的外观。AI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生成技术,帮助艺术家快速迭代设计方案,优化角色的视觉效果。

除了殷郊法相,AI技术还应用于其他角色的设计。例如,雷震子的造型虽然在第一部中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到了第二部,通过AI优化后的模型和材质细节,其真实感和质感都有了显著提升。AI技术能够帮助艺术家更精确地控制角色的外观,实现更加细腻的皮肤纹理、毛发效果和动态表现。

02

场景构建与环境渲染

AI技术在场景构建方面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封神》系列中的许多宏大场景,如朝歌城池、鹿台等,都是通过AI辅助完成的。AI能够快速生成大规模的建筑群和自然景观,同时保持高度的细节和真实感。在《封神2》中,AI技术被用于创建西岐城的全景,通过深度学习生成的建筑布局和地形特征,既符合历史背景,又具有神话色彩。

在环境渲染方面,AI技术能够模拟复杂的光影效果和大气现象,如烟雾、火焰和水流等。这些效果在《封神》系列的战斗场景中得到了充分展现,特别是在“大战将至”和“闻天师十绝阵”等场景中,AI生成的特效与实拍画面完美融合,营造出震撼的视觉体验。

03

动画制作与特效合成

AI技术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封神》系列的制作效率和视觉效果。通过AI驱动的运动捕捉和动画生成技术,角色的动作更加流畅自然。例如,在《封神1》中,杨戬和哪吒的打斗场景,AI技术帮助动画师快速生成高质量的动作序列,同时保持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特色。

在特效合成阶段,AI技术能够智能识别和处理画面中的不同元素,实现更精准的抠像和合成效果。这在《封神》系列中大规模战场场景的制作中尤为重要,AI能够帮助特效团队快速合成数以万计的士兵模型,同时保持画面的连贯性和真实感。

04

AI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AI技术在《封神》系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最突出的问题是角色的真实感和细节处理。例如,第一部中的雷震子造型虽然具有一定的考古还原度,但其合成光影和材质细节仍显不足,与整体东方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割裂感。这些问题在第二部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有提升空间。

展望未来,AI技术将在电影特效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和算力的提升,AI将能够生成更加逼真的角色和场景,实现更复杂的物理效果和动态模拟。同时,AI技术也将进一步推动电影工业化的进程,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为观众带来更多高质量的视觉盛宴。

《封神》系列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特效大片的整体水平,也为未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影片的视觉效果,更为中国电影制作团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期待中国电影制作团队在发掘更多优秀的中国IP的同时,继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传播,形成文化间的情感共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